故宫宋代汝窑瓷器,雨过天青的柴窑瓷器在古书记载中长什么样?
这件也是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谢谢评论欣赏
全世界的汝瓷真品有多少?
全世界仅存67.5件汝窑真品。
汝瓷工艺精良,造型规正,姿态各异,以小件居多,小巧精细,常见的有鹅颈瓶,梅瓶,玉壶春瓶,纸锥瓶,蒜头瓶,胆瓶,三栖瓶,出戟尊,扉棱尊,三足洗,水仙盘,园洗,莲花形温碗,灯盏,托盘。洗有花口洗,鱼纹洗,香炉,香熏,香盒,及各种人物动物造型的摆件。在北宋窑址中发现的器型不多,比较简单尺寸也较小,而南宋汝瓷就丰富得多了,且尺寸比较大。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
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汝窑瓷器以其温润的天青釉色闻名于世,被视为青瓷之冠。因烧制时间短,传世品极少,历代视为稀 世 珍 宝,目前全世界仅存67.5件,其中21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宋官窑与清凉寺汝窑的瓷器有什么区别?
看了几篇文章都不靠谱,清凉寺是北宋内宫修内斯瞎下的御制汝窑,前身是柴窑和张家窑。
北宋官窑是开封府督造贡窑,代表作是鳝鱼纹开片瓷,通常有官字或圆型底章,存在时间也不长。
除清凉寺御制汝瓷(不称官窑)外,其它窑未见过御制汝瓷。
御制汝窑瓷与民汝窑瓷的区别有三,一是御制汝窑瓷必有底章或标识;二是御制汝窑瓷使用了昂贵的绿松石作釉,具玫丽的天青色,民汝不具备;三是御制汝窑瓷底支顶细小(应该是耐高温的刚玉支钉),民窑支钉稍粗大。
两岸故宫都未展示过宋徽宗时期的御制汝窑瓷,著名的乾隆题刻水仙盘只能证明是清代仿汝瓷,不能自证是大宋御制汝窑瓷。
关于柴窑存世柴窑特征问题?
柴窑存在是真实的!而且是历代青瓷中最美的瓷器,不愧古人称之为六大名窑之首。
柴窑特征古人早有描述:今用实对之都符合古人高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这三如是指釉面的)声如罄(是说胎要厚!才能经受敲击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滋润媚细有细开片纹理,(即哈密瓜纹)有黄砂土垫烧。
五代柴窑青瓷经过三次蜕变:即早期,中期,晚期。
早期的为鱼肚白淡青色,中期为天青色,晚期为翠蓝色。
五代柴窑的造形特别美!特别是人物,动物与上接唐朝的三彩造形很相似,仿佛是同一班工臣做出的。
把你认为最厉害的汝窑发出来?
我也发件汝瓷洗给你们看看,欢迎点评,这是在不同的光线拍的,显示出不同的颜色,釉面有蟹爪纹,蝇翅纹,其中蝇翅纹是千年老窑显蝇翅的有力证明,釉面有棕眼形态各异,宝光内敛,釉里气泡希疏,肉眼能看见底足气泡,晶莹剔透,底足支钉如粟米大小是为张公巷窑特征,放大镜看底足有白色颗粒为没有融化的玛瑙,是汝瓷玛瑙入釉的有力证明,迎光看微微乏红,斜着对光看光芒四射,牛毛纹也有,到现在我还没有找到能够否定这个汝瓷的任何证据,所有汝瓷特征都符合,欢迎大家一起研究,讨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