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瓷器鉴定专家组人员,马未都是不是现在最懂中国瓷器文物的大家?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马老师身上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没有任何学历,或者说小学没毕业却曾经做过编辑,也出版过很多书,现在在北京上海分别拥有自己的博物馆。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果要问他是不是目前最懂中国瓷器的大家,这问题有点不太礼遇了。中国瓷器之大、之早、之精美堪称世界之最,故外国人称中国China(瓷器)。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改变了世界经济。不仅如此,中国瓷器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高于四大发明的发明。看过马老师写的书的人应该知道书中某些论点缺少最基本逻辑。去过北京的博物馆的人也应该知道里面仿品不少。在文化和知识面前尤其是在古文化面前每个人都是十分渺小的一个分子。

故宫瓷器鉴定专家组人员(马未都是不是现在最懂中国瓷器文物的大家)

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学习?

先说学习这件事,都是由浅入深的。所以收藏乃至到鉴定,你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举个栗子:陶瓷。

要知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有留存至今的文化都是在不断进步的。

中国陶瓷史、中国历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美学大纲、各类陶瓷图册(必读)

胎质及釉质:人类是如何发现某一类型的泥土是可以制作成器物并且装水装食物的。这些泥土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后高岭土的出现又带给了陶瓷史一个质的飞跃。再从一元配方发展到后面的高岭土+釉果+长石+滑石子这类复杂的配方。釉料是如何产生的。

最终你会了解到陶瓷的底足、泥鳅背、气泡和糯米胎、兔毫、天目、柴烧之类的词汇。

上图为20显微陶瓷气泡

上图为元青花碎片

釉下装饰:青花为王,它所用发色剂为化学物质钴,在不同朝代,青花的色彩不同,绘制方式不同,同样的纹饰然而特点不一(侧面看出国力和审美等)。绘制方式又有双钩、拓水和分水……

下图为 明洪武 青花蕉叶竹石纹执壶

下图为 明永乐 青花阿拉伯文花卉纹无当尊 故宫博物院藏

釉上装饰:粉彩、古彩、五彩。其颜料使用的不同、钩线的不同风格及填色技巧。

这些问题都需要了解。也是日后你进行鉴别的依据。

款识:各朝各代都有其款识,但是有迹可循,可以多看拍卖图集,认真学习款式的笔触。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繁盛,所以才有胡人审美?明代青花为何会与苏麻离青有关?清代的陶瓷康雍乾三代有何明显特点,是否和当时的经济、帝王审美有关?每一个朝代使用的泥土和釉面等,都融合了该是的人文、经济、审美和生活习惯。所以为了更好的学习收藏和鉴别,该时代的所有可知晓内容都可去广泛的学习。

文中所提到的所有名词都值得学习。如有更多疑问欢迎邀请~

欢迎关注文藏头条号。更多收藏咨询与您分享(硬广)

故宫博物院所藏陶瓷器中的强项是?

藏品条件:建院80年来,故宫博物院在典守、征集陶瓷及书画等文物方面可谓殚精竭虑、不遗余力。现在,陶瓷类文物总计约35万件,其中32万多件属原清宫旧藏,1949年以后又入藏2万多件,此外,还有历代古窑址瓷片标本和大量的陶瓷类实物资料。

藏品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自成体系,其中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和明清官窑瓷器是故宫陶瓷收藏中的强项,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陶瓷器就有1110件。

故宫博物院收藏历代卷轴、贴落、碑帖、壁画、版画、玻璃画等各种形式的书画文物超过14万件,其中唐宋元绘画400余件,晋唐宋法书430多件,元以前的碑帖拓本189件,整个藏品形成了基本完整的艺术史系列,书画、碑帖的一级品共达2600多件。这些书画、陶瓷藏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都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