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易定紫色釉瓷器,易定款瓷器仿品特征?
1.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的题名是政治、祝福词语。2.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是朝廷赏赐给文武官员的器物。
3.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的造型多为瓶类,用于盛酒和陈设。
4.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的紫色釉(雪青色)是红、蓝矿物调剂烧制的紫色釉,是北宋首创,后朝再也见不到此种紫色。
5.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的时代确定上线为宋仁宗(1038年)下线为宋徽宗(1125年),87年内所产或上线是宋哲宗(1098年)下线是宋徽宗(1125年)27年内所产。
6.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的釉色与本朝官服颜色同步。紫色是三品以上官员,红、朱、绯色是三品至下五品,五品以下至九品是蓝、绿色。
7.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釉色有:紫、红、朱:绯、蓝、天蓝、绿、翠绿、黑、白等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釉种。
8.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胎质洁白细润,胎体轻薄。
9.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通过釉面能见胎体的旋纹。
10.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梅瓶的颈部和胫部处各刻两道弦纹,其它瓶的肩与颈结合处有凸起的台阶。
11.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的胎质是单一的瓷石原料。
12.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釉中有玛瑙成分。
13.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的釉质较薄,釉面无开片,无气泡,有蜡泪痕。
14.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的总体风格符合五代柴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征。
15.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的釉、彩均为矿物原料着色,不采用金属着色剂。
16.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的“宋加彩”实则为五彩的鼻祖。
17. 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器至少要两次入窑烧制,高温烧釉,低温烘烤彩与金粉。
定瓷代表作品?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滋村、野北村及东西燕川村,在宋代属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故名。 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定窑是什么胎?
真正宋定窑的器物,它胎质致密,重量显得稍轻。由于它的胎土内含铁量比较高,经历几百年的时间,在它的釉面就会显现出来铁锈斑和泛出来锡光来。底足的修胎规范,表露出细腻的胎质。
宋代官窑易定什么意思?
国宝级北宋易定瓷器,北宋定窑宫廷“易定”瓷的题名是政治、祝福词语。
是朝廷赏赐给文武官员的器物,它的造型多为瓶类,用于盛酒和陈设,“易定”瓷的时代确定上线为宋仁宗(1038年)下线为宋徽宗(1125年),87年内所产或上线是宋哲宗(1098年)下线是宋徽宗(1125年)27年内所产,“易定”瓷的釉色与本朝官服颜色同步。紫色是三品以上官员,红、朱、绯色是三品至下五品,五品以下至九品是蓝、绿色,瓷釉色有:紫、红、朱:绯、蓝、天蓝、绿、翠绿、黑、白等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釉种。谢谢易定瓷器和定窑瓷器的区别?
区别如下:
1、“易定”瓷的紫色釉(雪青色)是红、蓝矿物调剂烧制的紫色釉,是北宋首创,后朝再也见不到此种紫色。
2、 定窑瓷器的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釉色多为白色,釉质坚密光润。定窑瓷器的白釉多闪黄,故有“粉定”之称,釉面偶尔还有垂釉的现象,由此又有了“泪釉”的别称。宋代定窑瓷器常见的器型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罐、炉等器形则比较少。
3、“易定”瓷的釉色与本朝官服颜色同步。紫色是三品以上官员,红、朱、绯色是三品至下五品,五品以下至九品是蓝、绿色。
4、定窑瓷器的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北宋早期的定窑刻花,构图、纹样都比较简单,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具有浅浮雕的美感。北宋中晚期,定窑的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