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黄釉瓷器,有哪位朋友可以讲解瓷器这方面的?
最近对瓷器碎片很感兴趣。有哪位朋友可以讲解瓷器这方面的?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回到话题上来。
最近对瓷器碎片很感兴趣。有哪位朋友可以讲解瓷器这方面的?
对“瓷器碎片很感兴趣”很难说是好是坏,其实作为异类的个体,应该反思并深究造成你对“瓷器碎片”这种“残缺美、残废美和残破美”很感兴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你究竟又是为了什么?因为毕竟从纯粹收藏的角度讲“非完整器”就基本没有多大收藏价值!
如果你被忽悠了,相信瓷片是瓷器收藏的基石,相信瓷片是瓷器避假的港湾,相信瓷片是瓷器学习的天堂,那我要给你泼瓢凉水激醒你:醒醒吧,这都不过是脑子进水者、脑残者、脑瘫者的偏执、偏见、偏颇的另辟蹊径与急功近利而已,瓷片的造假比完整器更多跟容易!
瓷器的完整性是瓷器收藏的第一要素,残而不缺,残而少缺,对于极其珍稀的瓷器品种而言也仅有研究价值,而无收藏价值,这是收藏界的共识!为什么一定要挑衅人们的共识呢?为什么要挑衅收藏界的第一要素呢?认知瓷片并不比认知瓷器完整器容易和简单,何不乐而硬为乎?
如果你是一个心理健康、健全者,如果你尚未对瓷器有所认知,那么请你最好要重新审视你的兴趣爱好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和人文取向,入偏门者难得正果!言尽于此,如何做自己拿主意,祝你好运!
上几件古董瓷器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北宋早期汝窑神级臻品梅子青釉减地阳雕瑞兽佛像弦纹双系盘口瓶。
南宋官窑神级臻品厚胎厚釉典范翠青釉冰裂鱼籽纹羊头尊。
北宋汝窑鼎盛期清凉寺窑神级臻品天青釉五芝麻钉弦纹三足小笔洗。
大明成化瓷器有什么特点?
瓷胎成化瓷器的胎骨非常洁白,胎质在精细的程度上不仅超过了元代,也超过了永乐、宣德时期,器物的胎壁也比以往要薄一些(除永乐的薄胎器物之外)。 瓷釉成化瓷器在瓷釉方面比以往有所进步,这时的釉质一般都比宣德精细,釉面较为光润,也较少有桔棕现象。但是在釉色的品种上,成化比永乐、宣德时期有了较为明显的减少,这时候的釉色品种有:白轴、红釉、黄釉及仿哥窑瓷釉,特点是: 白釉白釉的颜色为白中微闪黄色,釉色非常滋润。 黄釉成化时的黄釉瓷器不大多见,同时也烧制的不大成功,釉面不很匀净,不甚精细,颇色为黄中徽带点绿色。 彩色成化瓷器上的彩色仍然以青花为主,及少量的酱彩。与此同时在青花抹红彩绘画的基础上,又发明创造出了釉下釉上彩色相结合的彩色新品种一斗彩,而以往使用的釉里红彩器物尚未见到。 纹饰成化器物上的纹饰,所见均为绘画方式的花纹。在绘画方面,由明代成化开始恢复了元代绘画风格〔文人画派:黄么望,王蒙,倪瓒(云林),吴镇(仲圭)〕。这种文人画主要是以淡雅为上(此派人:文征明,沈周,唐寅,仇英),因此这种绘画风格必然要影响到瓷器绘画。这时的瓷器绘画大都取法于名人绘画,表现了这种淡雅的风格。其绘画也都比以往要精细一些,同时绘画中又出现了近于图案式的花纹,如团花即属于此类。这种图案或画纹画面显得较为简洁、规整,但表现出有些拘谨。 这时绘鸡花一般都是子母鸡与花卉的内容,均画在杯子上,典型器物有鸡罐杯。 此外,成化瓷器绘画一般采用青花单线淡描形式的花纹,并在单线轮廓内填以颜色较浅的青花,因此青花花纹轮廓就比较明显。 这时候的斗彩绘画,采用的是平涂法,也就是花纹各部分用彩色直接涂上,而不是用渲染的方法来表现,故这种平涂法不能表现花纹中花叶等部分的阴阳面。这时斗彩的绘画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造型成化时期的传世器物不大多见,器物的造型品种也较前大为减少,常见器物大都为小件的,大件器物比宣德时要少多了。器物造型品种简单,有盘、碗、高足碗、杯、梅瓶罐、盒、炉等,所制器物一般都非常精细,造型显得格外玲巧。
①盘这时候的盘子分为圈足和卧足两种形式,其圈足不太高,卧足也比较浅,两种形式的盘子均有塌底的现象。
②碗碗的特点是,圈足多数都为泥鳅背形,少数是刀削足,同时碗璧的下部转折程度较小,不象永乐、宣德碗的那种形式。
③罐此时维的基本造型特点是:罐身多数较扁,接口痕迹不大明显,其罐盖多为平顶盖,亦无盖钮,同时罐盖一般都盖到肩部,而不露口际,典型器物一天字罐造型亦属此特点。 款识成化官窑器物全装饰有年款,少数的民窑器物有时也有年款,所见年款形式多数都是“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两竖行楷书款,款外加双蓝圈,个别小件器物上年款外加双蓝方框,此外还有少数的是六字楷书横款(扁头款)。 其年款所书字体,一般都不十分工整,字体显得有些肥笨,且年款六字的排列大都不甚规则,大小也不很均称。 根据故宫瓷器专家孙瀛州的总结,成化年款字体还有以下特点: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化字仁化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膜。 成化年款归结一句话,就是年款比较肥。
瓷器发展的五个阶段?
中国瓷器发展有一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商周秦汉阶段。商周秦汉时期的瓷器为原始青瓷,没有达到真正的瓷器标准,但是和陶器相比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两晋时期瓷器发展又有了很大的提高,摆脱了原始青瓷落后工艺,为唐宋瓷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唐宋元瓷器。唐代瓷器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南青北白”,就是南方的青瓷越窑和北方的白瓷邢窑形成了唐代当时的两大窑系。除这“南青北白”的两大窑系外,还有鲁山窑、长沙窑、郏县窑等等。瓷器发展到宋代出现了“官窑”和“民窑”,官窑瓷器主要由宋王朝控制,生产最好的瓷器,北宋有汝窑和钧窑为皇宫烧造瓷器,南宋官窑有修内司和郊坛窑。
在宋代南方窑口和北方窑口非常之多,形成了宋代的“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元代把景德镇作为制瓷中心,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可见当朝政府的重视,元代景德镇除青瓷外,还创烧了青花瓷器、釉面红瓷器、青花釉里红瓷器,龙泉窑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其质量和颜色不如宋代漂亮。
第三个阶段是明清瓷器。明代瓷器的生产更是以景德镇为,景德镇设立了御窑厂,专门为皇宫生产瓷器,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成化时期的斗彩瓷器,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瓷器,弘治时期的黄釉瓷器等等,都是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精品。
清代瓷器更是在明代瓷器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传统的瓷器品种外又创烧了很多的新品种。如康熙时期的珐琅彩,雍正粉彩瓷器,乾隆时期的青花瓷器,洋彩瓷器等等。都达到了一个不可攀登地步。
明代瓷器的风格特征?
1、造型:一般都显丰满,浑厚,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
2、胎体:一般都比清代的厚重,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痕不大明显;正德以后及明末各朝接痕特别明显,胎体更为厚重粗糙,民窑器物尤甚。多有“火石红”的现象,俗称“黄溢”。
3、釉面:最大特点为釉质肥厚,滋润。青花瓷器中,大多皆为青白色,俗称“亮青釉”,贯穿于整个明代的始末。
4、纹饰:主要有龙,凤,麒麟,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画面豪放而潇洒,笔意酐畅而纯熟,构图疏简而高古。
5、器足:大件器物多为砂底,常有塌底,粘砂,跳刀痕。器足形状有直圈足,平削圈足,壁型圈足,高足等众多形状。
6、款识:明代以前,景德镇瓷器多不署款。永乐以后,开始在官窑器上书写本朝年号款,干支款,图记款等。多以青花书写,兼有暗刻,凸印等。
7、明代景德镇瓷器品种按其制作工艺可分为:釉下彩,釉上彩,斗彩,五彩及单色釉,杂色釉。
又一件明代瓷器拍出214亿?
感谢邀请!我是——遇鉴熊影收藏,一名资深古玩收藏爱好者。点击右上角关注我,在古玩这个行业希望与你为伴!
在古玩行业,我一直秉承一个宗旨:“宁散千金收稀有珍奇,不图贱价买一般平凡”题主所说的又一件明代瓷器拍出2.14亿天价这件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这是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以2.14亿港元高价在佳士得香港拍出。这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大罐也成为了继成化斗彩鸡缸杯和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后,第三件破2亿港元成交的明代瓷器。
“由于这些器物太精美太稀少,名气太大已然超出了 物以稀为贵 的一般意义。”说这话不是没有依据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明代瓷器为什么这么贵的原因!
明代(1368-1643年),共存275年,首创了中国红彩瓷、绿彩瓷、五彩瓷、素三彩等10个品种的彩瓷,是我国彩瓷发展的鼎盛时期!
五彩是明嘉靖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基本色调以太阳光中色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为主,色调浓艳、强烈,含喜庆之意。没一件器物不一定都是五彩皆备,但都是釉上彩,与斗彩有明显区别!
嘉靖彩瓷的鉴定技巧:
胎质细白,胎体厚重,接痕显露;釉色白中泛青,釉质较厚,器底施釉,多为亮青釉;这几点是平时需要多注意的地方!其次,嘉靖皇帝本人信奉道教,无论是器型还是纹饰均含有浓郁的道家色彩。
【五彩鱼藻纹盖罐】
罐直口,短颈,丰肩,硕腹,圈足。通体以红、黄、绿及青花装饰。肩部绘变形莲瓣纹。腹部绘莲池鱼藻纹,八尾红色鲤鱼姿态各异,极其醒目,莲荷、水草、浮萍为陪衬。近底处绘蕉叶纹。盖面绘璎珞纹,中心置火焰纹宝珠纽,盖沿饰鱼藻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 楷书“大明嘉靖年制” 双行六字款。
此罐是明嘉靖官窑青花五彩瓷器中的名品,形体高大规整,胎体厚重,色彩艳丽,构图疏密有致。所绘鲤鱼鳞鳍清晰,与周围的莲花、浮萍、水草融合在一起,显得生动逼真。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