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化的瓷器鉴定拍卖,大明成化年制瓷器的款识怎样辨别?
成化款似有专人书写,比较规范,字体基本一致。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为双线方栏,这种款书写在杯底最多,少数盘、碗、洗也有这种款,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大明成化年制”六子双行双圈楷书款,在盘、碗、瓶、罐底部为多,有少部分书于碗心。“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横款,大多在黄地青花盘外口和高足杯内使用。还有一种特殊的罐,上写“天”字款,无圈框,俗称“天字罐”。 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成化六字款概括成六句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 第一句是指款识上的“大”字,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并不过高。第二句是指“成”字,第五笔的撇直而生硬,第三笔直立向下和有向右方弯倒的。第三句是指“化”字的人及匕字上端相平或有高低,但差别不大。第四句是指“制”字上的衣字第二笔一横,不能越过右方的立刀,“制”字多半是上丰下敛。第五句是指“明”字左边的日字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相同,与一般习惯写法不同。第六句是指“成”字末笔的点,有点与头平的,有点与肩平的,有点在腰间的。上述情况是绝大多数成化窑瓷器款的书写方法,但也有例外的,即“大”字第二笔上端只要过高,“制”字衣横必然越过刀外,这种写法笔道较细较草,不过在彩瓷中极为少见。虽然如此,但其整个风格仍与前述的一致。 民窑青花有书“大明成化年造”款,六字两行,字体草率而不规范,字外有粗细不一的青花双圈。民窑青花自成化朝起屡见“大明年造”四字两行双圈或双线方框款。除此之外,还有“甲辰(1484年)年造”干支款和银锭、方胜一类图记款。 由于成化瓷有极高的声誉,明清两代有大量仿品,其中以嘉靖、万历朝的最为逼真。嘉靖朝仿品有“成化”双圈六字楷书款的婴戏纹杯、盘。在成化器物中没有书“成化年制”四字款的,更无四字黑地绿款。凡书“成化”、“成化年制”的都为后世伪作。
宋代官窑有刻字白瓷器吗?
有刻字白瓷器。因为宋代官窑在制作瓷器时,为了增加其珍贵性和美观度,常常在瓷器上进行刻画、刻花或刻字等装饰,刻字白瓷器就是其中一种。刻字白瓷器是将文字、图案或纹饰刻在白瓷器表面上的瓷器,如《永乐大典》中所记载的“白瓷器,局名白地,开窑自汝州李家洼,成化初,墨字刻印方始行之”。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宋代官窑有刻字白瓷器。刻字白瓷器不仅是宋代官窑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瓷器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刻字白瓷器既能表现艺术家的创意和审美,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和风格,是中国陶瓷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成化瓷器造型特点?
明代成化时期瓷器的造型特点很多具体如下:
1、成化时期瓷器造型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小件居多,俗称“成化无大器”,但也不是绝对的。
2、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
3、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的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4、斗彩为成化创新品种。
5、纹饰线条纤细,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只用平涂,只分浓谈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绘人物衣着,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作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称,用“平等青料”取代“苏泥勃青料”呈色稳定,发色兰中闪灰青,成化青花与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6、成化瓷器釉面,以细润见著,俗谓“明看成化,清看雍正”。
7、成化器足,凡饰有青花双边线很规矩,紧靠圈足底部,而靠近足跟无釉处,那条圈线,颜色较深重,上面一条则显清谈。可用这一点来做鉴定参考依据。
8、款识字体,挺拔有力,如同出自一人之手。一般为“大明成化年制”,“大”字尖圆头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制”字上大下小,“衣”字一横不越刀。
如何辨别弘治青花瓷与成化青花瓷?
先说说成化青花特点:
成化青花分成早期和中晚期,早期成化青花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宣德青花的特点,还有一定改进:胎用麻仓土,淘洗精,青花发色有苏麻离青特色,色彩浓烈,有铁锈斑,传统纹饰:龙纹,凤纹等都比较可爱,其中婴戏纹多起来,跟当时社会安定,人民要求富裕祥和,生生养息有关系。器型开始变得轻薄,细小,这跟成化皇帝性格柔弱有关系。
到了成化中后期,苏麻离青用尽,开始开发自产的青料,色灰白雅致。成化皇帝是个艺术家,加上他宠幸万贞儿的喜欢娟秀和轻巧的东西,成化为了这个原因要求工匠研发了鸡缸杯这类细巧的瓷器来讨好万贵妃。胎土更细腻,胎里面的铁变少,研发了掺入红宝石的红色胎,釉水呈蟹青色,显得更娟秀。底的修磨比宣德瓷器更精细。据传,当时不能满足万贵妃审美的瓷器,匠人将被皮鞭重挞。这都推动成化青花的审美,使得成化一朝的瓷器到达大明的审美巅峰。
弘治在位18年,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弘治青花御制官窑几次停烧,但是大部分还是承袭了成化青花特点。经济下降也体现在瓷器制作上。胎土淘治没有成化精细,圈足矮,有铁锈斑。青料还是和青花色料与成化时基本相同,仍然采用国产平等青钴料,发色浅淡,不如成化朝典雅,少数发色浓艳的呈灰蓝色。画工也比成化一朝差。官窑器主要以花卉、动物、婴戏和仕女图较多。缠枝或折枝花叶密而小,菊花、牡丹花叶,龙纹叫成化时纤细柔和。
左:弘治青花,右:成化青花。
万历斗彩鉴别方法?
1.胎体一般较厚重,即使小件器也很少薄胎的。
2.琢器底足处理并不十分精细,凡底足露胎器,胎质均较粗松,杂质可见。
3.釉色多数白中泛青。
4.用彩艳丽,尤以红彩浓重。
5.彩色无强亮光泽,红彩剥落现象较多。
6.盖盒、盖罐之类器,其盖及器身往往描绘相同的图案纹饰。
7.所绘大物,多数是大头短躯,和这一时期版画风格一致,但已个别出现崇祯时期版画中流行的长躯人物。
8.大多有“大明万历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款。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