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题诗瓷器,形容烧窑的诗句?

“官瓷重楷模,精华四海粹”,这是民国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中对宋代官窑瓷器的赞美。

乾隆咏官窑御题诗:

修内遗来六百年, 喜他脆器尚完全。

况非髻垦不入市, 却足清真可设筵。

讵必古时无碗制, 由来君道重盂圆。

细纹如拟冰之裂, 在玉壶中可并肩。

御题诗瓷器

御鉴瓷砖是几线品牌?

御创瓷砖质是二线品牌。质量还是可以的,价格也不高。由广东高峰陶瓷有限公司出品,它是一家专业从事生产销售的瓷砖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以大理石瓷砖为核心形成了完善的产品体系。以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推陈出新,引领大理石瓷砖的发展。得益于自身的大理石逼真装饰效果和优越性能,受到广大顾客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住宅和商业地产项目开始大面积使用我公司的大理石瓷砖。公司坚持“顾客至上、质量第一、持续创新、追求卓越”的经营方针,专注于完美的 大理石瓷砖设计和研发,打造一个五星级的首先品牌。

公司在借鉴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意大利喷墨机等机械设备及整套生产线的同时,并且拥有资质深厚的产品研发团队,自行开发攻研高端技术及产品创新,并经常对欧洲各国进行实地考察、吸收国外优秀的陶瓷生产技术和产品设计理念,从而使得技术工艺与欧洲接轨,将全球流行风尚潮流与艺术美感完美诠释在产品中,缔造出唯美、优雅、自然的空间美感

御古陶瓷砖怎么样?

御古陶瓷砖非常不错,市场美誉度非常高。

御古陶瓷砖是广东省十大瓷砖品牌之一,产品质量很好。一是御古陶瓷砖硬度非常高。比如常规规格800乘800的砖,御古陶瓷砖质量比普通瓷砖高大约10%。二是平整度非常高。御古陶瓷砖平整度误差控制在0.0001毫米左右。

如何把喜爱的艺术放进家里?

谢邀。

最重要的是你的兴趣和热爱,其次才是经济实力。用几个实际例子来说吧,在那之前,先说一说收藏的意义。

石油亿万富翁保罗盖蒂(J Paul Getty),吝啬的出了名。他甚至在他英国Surrey的宅邸里安装了一个付费电话,以阻止来访者打长途电话。他拒绝为他被绑架的孙子支付赎金,沮丧的绑架者把他孙子的耳朵👂寄给了盖蒂。

然鹅,他在艺术上花费了数百万美元,并在洛杉矶建造了盖蒂博物馆(Getty Museum)。他称自己是“一个显然无法治愈的艺术收藏癖者”,并曾数次发誓不再收藏,结果却患上了“严重的旧病复发”。

在历史上,有许多人竭尽全力收藏艺术品——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装逼”?

他们四处寻找、花钱,甚至偷窃,盖蒂只是其中之一。

So,这些收藏家的动机是什么呢?🤔

为什么要收藏艺术品的争论,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

罗马修辞学家昆提利安Quintilian声称,那些自称欣赏画家波利诺图斯Polygnotus原始作品的人,是出于“一种炫耀的欲望,想让自己看起来有更高的品味”。昆提利安的观点通俗讲,=那位网友所言,“因为有钱人需要装逼”。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许多人购买艺术品是出于经济原因。你可以转售作品,有时还能获得巨额利润。一些藏家向博物馆捐赠艺术品,可以获得巨额税收减免。联邦政府查封了数千件被掠夺的文物,这些文物被走私到美国,这样它们就可以以虚高的估价被捐赠,从而减少捐赠者的税单。一些藏家把自己的艺术品捐赠给自己在房产上建立的私人博物馆,从而获得税收减免或地产购买的优惠。还有一些“藏家”是为了洗钱……

But,大多数藏家都不太看重利润。对他们来说,艺术还有其他重要的原因。

简单总结几点:

*1.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热爱艺术,支持艺术。

专注的艺术收藏家了解艺术对社会的价值。

*2. 加入社区,加强社会联系。

艺术收藏界有很强的凝聚力。

*3.保护历史。

拥有一件艺术品往往意味着拥有一段历史。

*4. 去体验探索的刺激。

发现一件新的艺术品时那种无与伦比的感觉。

*5. 家里的装饰观赏。

每天回家看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和在画廊里走过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收藏者希望与自己的艺术品共存,并让它们渗入自己家中的灵魂。

*6. 展示他们的个性。

获得艺术品是表达一个人个性的有力方式。

*7. 讲故事。

了解收藏家收藏的每件艺术品背后的背景是乐趣的一半。当客人来访时,艺术收藏者会带他们参观每幅画背后的故事,并以此为傲。无论是谈论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艺术家的背景,还是他们如何发现艺术本身,收藏家都喜欢与他人分享他们的热情。

*8. 表达情感。

艺术收藏者常常感到与他们收藏的艺术品有很深的联系。无论是一段重要的记忆还是一幅家族的肖像,收藏者往往通过他们的收藏来表达深刻的情感。

*9. 与艺术家交流。

*10. 传承。

严肃的艺术收藏者常常谈论社交网络的重要性,以及他们与家人、朋友、学者、访客和其他收藏者之间的联系的重要性。收藏家描述他们第一次购买的物品的方式往往揭示了社会元素的中心作用。

收藏家很少会把他们的收藏归因于与艺术品的单独接触,或者对过去的好奇,或者对文本来源的阅读。相反,他们几乎一致认为是朋友或家人激发了他们的兴趣,通常是通过一起遇到并讨论一件特定的艺术品。

我们都知道艺术是艺术家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一种强有力的方式,但收藏家也知道艺术可以作为收藏家的表达工具。因此,许多人都小心翼翼地管理自己的藏品,只购买那些其展示内容符合收藏者意愿的艺术品。展示艺术品就像穿破洞牛仔还是穿西装一样,可以传递出一个信息,让人知道收藏家到底是谁——至少ta认为自己是谁。

从艺术创作之初,我们就相信艺术作品捕捉并保存了创作者甚至主人的本质。由于身份可以从血统中衍生出来,拥有艺术品也因此是一个所有者与过去沟通的一种方式。在艺术收藏领域,过去通常是关于收藏家与名人之间的关系。关于艺术赋予身份的力量,我们下次再讲。

今天讲的,是工薪阶层的收藏故事。

邮局和图书馆职员的艺术收藏故事

赫伯特和多萝西·沃格尔夫妇(Herbert & Dorothy Vogel)这对夫妻是邮局和图书馆职员。

但他们也是西方现当代艺术领域里最知名的收藏家之一,被他们收藏过的艺术家,在维基百科的页面上排满了长长的好几页:

其中重要的艺术家包括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索尔•勒•维特(Sol Le Witt)、卡尔•安德烈(Carl Andre)、埃德•拉斯查(Ed Ruscha)、罗伯特•曼戈尔德(Robert Mangold)、理查德•图特(Richard Tuttle)、安迪•高兹沃斯(Andy Goldsworthy)、詹姆斯•锡耶纳(James Siena)、帕特•斯特尔(Pat Steir)、克里斯托•克劳德(Christo Claude)等。

沃格尔夫妇对艺术的热爱让人动容,他们在刚开始从事收藏时就目标明确:“我们要么不收藏,要收就收艺术品。”

沃格尔夫妇的第一件藏品:John Chamberlain 的一件碎金属雕塑

1950年代,赫伯特欣赏古典大师们的画作,也对当代艺术着迷不已。于是经常跑去当时纽约的当代艺术家最爱去的地方之一——格林威治村的“雪松”(Cedar Bar),听马克·罗斯科、佛朗兹·克兰(Franz Kline)以及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等人高谈阔论。

赫伯特在接受《泰晤士报》的采访时说:

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一个邮局小职员。但我尊重这些艺术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尊重我。他们会聊到凌晨三四点,包括我在内的人就只是听——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从来没有问过一个问题。

沃格尔夫妇乐于去结识这些当时还鲜为人知的年轻艺术家,许多现在西方的名画家,在那个年代还都是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他们会先去画廊看展览,然后再判断是否要进一步造访艺术家工作室,和他们交朋友,并最终购买他们的作品。

沃格尔夫妇

沃格尔夫妇对于艺术的热情让他们成为了当时还无钱无名的艺术家们的固定买家,并与这些画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年赫伯特和多茜的生日或结婚纪念日上,都会收到画家们亲笔题字的作品作为礼物。

这样一来,弗高夫妇的藏品不仅仅记录了艺术家的成长轨迹,还展现了他们难得一见的另一面,其深度与广度,在西方国家几乎无人能及。

沃格尔夫妇收藏的当代作品

他们一直是用多茜的工资来支付日常开销,留出赫伯特的工资来购买艺术品。所以,在刚开始收藏事业的时候,就像多茜说的:

我们刚开始收藏的时候,没有丝毫经验可循,只是挑一些我们喜欢的、买得起又放得下的作品收藏。

他们的一生都住在一间450平方英尺(41平方米)的公寓房间里,因而几千件藏品都是在他们的扫帚间或是床底留存下来的。

如果能够走进这间公寓,相信每个人都会震惊:除了床、餐桌、椅子以及少数必要的家具,家里的所有空间——墙上、天花板、床底以及厕所,都被艺术品占据。

即便如此,他们还养了以艺术家的名字命名的8只猫、19条鱼、20只乌龟!

提到小动物,还有一则沃格尔夫妇与克劳德之间的收藏趣事:

某天,他们去拜访日后成为著名的大地艺术家的克里斯托·克劳德(Christo Claude),得知价钱后,他们自嘲般地叹息道:“我们来晚了。”

后来克劳德夫妇感动于他们的诚心和喜爱,主动上门请他们在假期照看自己的宠物猫,来换取画作。

这就是克劳德的那只猫,以及作为看猫酬劳的作品《山谷窗帘、科罗拉多项目》。这是克劳德最著名的艺术项目之一,就是在科罗拉多的峡谷之间拉上一条重达3.6吨的橘黄色布帘。

多茜说:

艺术是赫伯特除了动物之外,唯一的兴趣。

而赫伯特则说:

我只是喜欢艺术。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艺术,为什么热爱自然,为什么喜爱动物,甚至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爱我自己。

沃格尔夫妇收藏的当代作品

1992年,沃格尔夫妇将2500件藏品捐给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意味着这些收藏永远不会被出售,以及将免费开放给公众。当时,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动用了5辆40英尺的卡车来运输这些藏品,藏品入库也花了好几个星期的时间。

后来,他们开始在国家美术馆的支持下扩大收藏。不到10年的时间里,藏品数量已经增加到了4000多件,囊括了170多位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2008-2009年期间,他们又将其中2500件藏品分为50个部分捐赠给了多家艺术机构,要求很简单:保持每一部分藏品的完整性,并且在5年内展出这些作品。

他们也鼓励更多人加入到艺术品收藏这一行列中来,多茜说:

希望这些展览能让更多低收入人群购买艺术品。

沃格尔夫妇的藏品

日本工薪族的收藏传奇

在国际收藏圈中,宫津大辅(Daisuke Miyatsu)是一个非常受人敬重的名字,然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

宫津大辅

在近20年的时间里,宫津大辅靠着一个工薪族的微薄收入收藏了300余件名家作品,其中不乏像草间弥生、奈良美智、田中功起、蔡国强等如今已炙手可热的顶级艺术家的作品,作品横跨录像、绘画、装置、行为、观念艺术等丰富类型。

当然,宫津大辅是在这些艺术大师籍籍无名或初出茅庐之时,就开始关注和收藏他们的作品,那时价格还不高。但是,宫津大辅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以及他在鉴赏上的独到眼光,使得他的收藏故事足以称得上是“传奇中的传奇”。

1994年,宫津大辅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后,找到了代理草间弥生的画廊:

他们只有一幅很小的素描。虽然与现在她的作品相比价格还算合理,但在当时不算便宜。它非常漂亮。我的藏家生涯就是从收藏草间弥生1953年的那幅小素描开始的。

后来,他又看中一幅草间弥生1965年《无穷网(InfinityNet)》系列中一幅大幅绘画,价值65000美元,比他一年工资的总收入还多。为了买这画,他不得不在晚上“炒更”赚钱,每天拿到钱就去付定金。

草间弥生《无穷网(InfinityNet)》 布面油画132×152cm 1965年作

后来有一天,他太太打电话叫他抓紧回家,家中等他的还有母亲和祖母。他一进门责骂就扑面而来:“你疯了,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东西?”

确实,很多时候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艺术品就是奢侈品,不能轻易沾染。但宫津大辅并没有“知难而退”,反而接下来的几年里,拥有的草间弥生的作品就达到了10件之多,作品的年代从1950年代跨越至1970年代。

宫津大辅的收藏原则一直都是只关注与自己同时代的年轻艺术家,原因有三:

1、古董和已经成名艺术家的作品,其价格并不是“穷人”能够涉猎的;2、收藏当代艺术作品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与艺术家做直接的交流,这是深入了解艺术作品深沉意义的捷径;3、逛美术馆和画廊,了解艺术家和发现能够触动自己的艺术品是非常有趣的。宫津大辅藏品:琳达·本格里斯《熠熠生辉的绳结》

除了基本的生活费、分期房贷、学费等生活必须的费用外,其他的钱全用在艺术品收藏上了。宫津大辅坦言,一边收藏一边上班是非常辛苦的。而支撑他持续数十年收藏动力的不是想到这些艺术家是否会成名、作品会升值(提一句,宫津大辅最为自豪的事情就是从来没有出售过自己的藏品),而是能够结识越来越年轻的、有才华的艺术家:

我喜欢毕加索、凡高,可人家已经不在了。反过来,如果我收藏同年代成长的艺术家作品的时候,买回家以后,我觉得有一段岁月可能和这个作品联系在一起。这比金钱更宝贵,可以把这些画当成自己的日记或者是生命留存一直保留下来了。

宫津大辅不满足于从画廊购买作品这种买卖关系,希望把艺术搬进家中。于是他在1999年提出“梦想之屋”(dream house)的计划,由他与法国录像装置艺术家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斯特共同打造,项目至今仍在继续。

韩国艺术家郑然斗在纸上画上舞蹈家的身影,然后糊在墙内

“梦想之屋”的洗手间一角,墙纸是由日本艺术家岛袋道浩手绘设计

“梦想之屋”的卧室,由日本艺术家田中功起设计

艺术收藏并非是富有阶层专属的享受,想要拥有一定规模的收藏品确实需要用金钱去换取,但是并不是有了钱就一定能够拥有高质量的藏品。最关键的还是靠我们去用心了解和感受艺术,用心爱艺术。

拥有好的收藏不是富人的权利,我是普通的上班族,我要告诉大家如何用有限的钱买更多的藏品。

——宫津大辅

你呢?你的收藏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又想把艺术放进家里?

汝窑真品有米黄色吗?

记得毛主席有两句诗"赤橙黄绿青莲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用七种颜色来界定官汝窑才比较准确,就是红色(分深浅两色),黄色(也要分深浅两色,浅色接近月白色),绿色,天青色,钛青兰色和黑色,还有一种珍贵的青莲紫色。所以说绝不是传统观念的"雨过天青″色,乾隆好古尊儒,有了错臣下也不敢点醒,几百年来依错而错,以讹传讹,专家们也是固步自封不晓得与时俱进,一直错判至今日。明,清两代有记载淡到天青以外的颜色,(在此略去。)官汝窑不仅多彩,而且每件的底部都刻印了纪年款,人名款,御用之款,(在此略去)。官汝窑和柴窑都应是近年来的重要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