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定釉上彩瓷器,如何判断瓷器的新旧程度?

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瓷器可以反映当时的铸造工艺、铸造水平,瓷器的广泛应用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也从一定层面上体现出当时的国力、物力。影响瓷器价值的因素除了官窑民窑的区别外,还需要注意瓷器的新老(即年份),那么如何辨别瓷器是新的还是老的呢?我来解析一下:

宋代汝窑天青釉莲瓣笔洗▲

辨别瓷器新老的方法:

1、看气泡。看气泡辨别瓷器的新老是目前鉴别瓷器主要的参考方法之一,主要是用高倍数放大镜仔细观察瓷器。不同时期烧制的瓷器气泡也不太一样。我们熟知的青花瓷、斗彩瓷、青瓷等都有气泡,主要是这一类属于釉下彩瓷器,烧制过程中由于原料、配方、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气泡。而粉彩瓷、珐琅彩等这一类的釉上彩瓷器没有气泡。

清代官窑五福捧寿盘▲

2、看釉色。瓷器的釉色主要是矿物质产生的化学作用。瓷器常年暴露于空气中,会随着时间产生氧化反应,釉色逐渐会老化变旧,看起来比较温润。新瓷器本身时间短,釉色新亮、光泽耀眼,由于氧化时间不够,不够温润。而老瓷器釉色温和,光泽度比新瓷器要稍低一些。

北宋均窑碗▲

辨别瓷器新老的方法:

3、看画工。画工也是鉴别瓷器新老的依据之一,细看瓷器,新瓷器表面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印花和贴花,老瓷器表面则多是手工绘画。当然,新瓷器也有用手工绘画的,那也无妨,可以参照方法1和方法2来鉴别。

明代官窑五彩将军罐▲

4、看胎质。不同时期的瓷器所用的泥土不一样,从胎质上也可以看出来。老瓷器基本都为手工淘洗胎土,手工铸型进窑烧制,烧出来的瓷器胎质干净,细看呈粉状和细颗粒状,密度较小,胎质温润细腻。而新瓷器的胎土多为机器淘洗,密度较大,烧出来的瓷器胎质刻板僵硬,无温润感。

宋代定窑玉壶春瓶▲

辨别瓷器新老的方法:

5、看支钉。在瓷器底部支钉主要是为了挂釉。这一类的瓷器主要盛行于宋代,是一种特有的烧制工艺。越窑、耀州窑、汝窑、哥窑等均有烧制过。不同窑口烧制的瓷器底部支钉也不太一样。支钉一般稍微高于平面,呈多方位分布。

南宋哥窑笔舔▲

6、听声音。轻轻敲打瓷器,发出的声音也能辨别瓷器新老。新瓷器的声音比较清脆,发硬,而老瓷器的声音比较沉闷,无尖锐感。

明代官窑斗彩碗▲

小知识:

我们熟知的瓷器有主要有官窑和民窑之分,官窑瓷器有官办的窑口,用料上乘、惊喜求精,供当权者使用。民窑瓷器则是由民间创办的窑口,烧制的瓷器供普通老百姓作为日用品使用。

结语:辨别瓷器新老的方法主要有这几种,近年来多有做旧的新瓷器(仿品和赝品)流入市场,因此在收藏瓷器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辨别,防止上当受骗。官窑和民窑的瓷器因为选材、工艺、画工、应用等区别较大,也直接导致了官窑瓷和民窑瓷在艺术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等方面差距非常大。瓷器是各大收藏品类中经久不衰的热门品类之一,对于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不同时期的瓷器也间接影响着收藏市场。

怎么鉴定釉上彩瓷器(如何判断瓷器的新旧程度)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碗哪个安全?

釉下彩餐具更安全一些。

釉下彩:釉下彩是生坯或经素烧坯胎或釉胎上饰纹加彩、罩釉,经134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色泽光润耐酸碱无铅毒。

釉上彩由于彩在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易褪色,但因烧温低,着彩选料厂,因而品种丰富而艺术性强,以用于陈设器皿为佳。

色釉和釉下彩哪个好?

色釉更安全一些,釉下彩罐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 又称“窑彩”。

陶瓷器皿可分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色釉瓷及一些未加彩的白瓷等品种。其中釉中彩、釉下彩和绝大部分的色釉瓷、白瓷中的铅、镉含量都很低。而釉上彩陶瓷如在加工时对含铅、镉高的颜料用量过大或烤烧时温度、通风条件不够,很容易引起铅、镉溶出量超标。长期使用这样的餐具,其中的铅、镉就会随食物进入人体内。镉对肾的损害很大,并在骨骼中蓄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关节变形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