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青花瓷罐图片 民窑,这件瓷茶壶有收藏价值吗?
收藏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但凡是收藏到一件老物件,应该都是愉悦的,无论如何,只要是老物件,就有收获。
收藏是收藏文化,收藏历史,收藏是对我大中国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再认知,她能提高收藏人的文化修养,提升收藏人的人生品味,奠定收藏人的人文和精神素质,收藏也是在收藏经济价值。
所以收藏路上收藏者要学习中华历史,学习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史,学习大中华民族的人文文化。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光彩斑斓。了解了这些,收藏当中自然是收藏有品味,有档次,有精华的东西,具有极代表民族烙印的物品。
瓷器就要收藏具有代表的老窑瓷器,如商周的青瓷,近代的青瓷,唐代的三彩,宋代的五大名窑,元代的枢府釉瓷,明代的甜白、青花,清代的官窑,民国的“珠山八友瓷”’等等等。民窑当中要收藏有时代气息的精品。字画唐宋元名气的名人字画。“高三代”、战汉的青铜器,战汉、唐宋、元明清的玉器等,当然门类还有很多很多。
收藏要尽量收藏完整的摆设用品,它们的文化和经济价值远远高于生活用品。(鹊华居士)
请藏友鉴赏一下?
大家好😊
这个康熙青花观音瓶 木有“康味” 和“清风” 第一赶脚是民国的东西 画风/画面/底 都和“康青” 相去甚远 粗糙不细腻不精美 。。。大清的青花不是酱紫的 一点点康熙/大清的神韵都木有
结论是:民国仿康熙的东西 但是木有仿出 “康味”/“康风”
在家里临时找不到康熙青花 拍了几张大清的青花对照着欣赏一下 就知道神马叫做“清风” 好在清三代的东西差别不是特别大吧 (ღ˘⌣˘ღ) 凑合比对着看下 实在是抱歉见谅啦 谢谢雅赏不喜勿喷谢谢
元代青花瓷器民间存量有多少?
元代青花瓷器民间存世量究竟有多少呢?这个具体数字谁也不好说,因为我们谁都不是神仙鱼上帝,而且即使是神仙、上帝也难以准确预估。总体而言,会有相当可观的一个数量。毕竟元青花的窑口比较众多,生产年限虽然总计不到百年但即使是成熟期也有几十年的时间,即令不算景德镇以外的其他窑口,累计总量应该也不在少数。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对元青花的认知是有偏颇和偏见的,主要是绝大多数人只认不开片的一种元青花,而对更大范围和数量的开片元青花瓷器、釉里红瓷器、青花釉里红瓷器以及红绿彩瓷器和五彩瓷器则嗤之以鼻,拒不承认它们属于元代珍品。说到底也就是绝大多数所谓的专家、大家都对瓷器年代的认知一知半解并未融会贯通所致。因为确认元青花是从外国人那里开始的,而外国人那几件元青花都是不开片的,所以照猫画虎、生搬硬套,认为元青花就都是不开片的,开片的自然就不是元青花!
其实瓷器开不开片,仅仅是石灰釉与石灰碱釉的事,瓷器的好坏、精粗、对错,并不与是否开片有任何直接关系,除非是以开片见长的哥窑不在此列。
由于元代统治阶级对瓷业的干涉与关注最少,所以元代瓷器总体上是历朝历代里最自由、奔放与随意的,当然也包括元青花在内。
我是“以瓷惠友”,对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实践经历与经验,并已就相关问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下面上几件不被多数人认可但的确是到元代瓷器精品,以饷瓷友:
寄托款的瓷器值钱吗?
明清瓷器中,有一些不题写本朝年款或堂名款,而题写前朝的年号款识,以表达对前朝曾达到工艺水平的一种崇敬和缅怀,称之为寄托年号款,简称寄托款。寄托款的瓷器非常有收藏价值,一般都是官窑瓷器,也有少部分民窑制作。但是寄托款的瓷器价值一定没有它寄托的年代那个时候的瓷器价值高。
民国景德镇瓷器底款有哪些种类和底款的特征?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器底款种类,江生昌,葛振昌,葛苑昌,李福记,复兴昌。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器底款特点,
1、一般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现代化制作的痕迹明显。民国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各窑厂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加工程序,从采料、练泥、制坯、晾晒、成型等各个环节均基本上采取流水作业,因此制作出来的坯体整齐划一,厚薄均匀,旋削切割精准,干净利索,胎土细润,少有铁星。
2、民国年间,有许多瓷器底部书写“江西某某记制”“江西某某瓷庄督造”等款式,书写这些字款的瓷器以彩瓷类居多。这种字款不是官窑“纪年款”,也不属于民窑“私家款”和“堂名款”,而是那段时期带有资本主义商办性质的“行名款”。
3、窑炉通常均已采用名种类型的隧道窑,燃料多用煤、气、油,因此窑温提高、温差小、窑内器物受火均匀。这样烧成的瓷器一般胎土完全瓷化,不易变形,釉面光润,胎体坚致,以手弹之其声音清脆而有余韵。
4、釉料均机械处理,故釉面均匀明净,细若凝脂,光亮柔和不刺眼,在放大镜下观察下可见汽泡排列非常均匀,且大小也相一至。
5、民国初期出现了新粉彩。新粉彩瓷画与传统粉彩相比,无论在造型、线条、光泽、色彩等方面都吸收了近代画的营养,作品以工见长,色彩浓艳,更符合大众市民的欣赏水平。各种彩料通常采用科学配制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矿物颜料,因此彩料纯度提高,少有杂质,颜色鲜嫩有光泽。又由于二次入窑烧彩时多用小窑炉,温度、时间及火向都能很好地控制,故少有烧坏的彩面。谢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