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甜白釉瓷器价格,素白瓷器是哪个朝代?

明代景德镇自洪武设立御器厂后,景德镇瓷器的生产就按照官、民窑两条线路发展,在产品质量、风格、使用对象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尤其是早期,官民窑瓷器在质量和种类等方面有天壤之别。

在官窑取得如洪武釉里红、永宣青花、永乐甜白釉、宣德红釉等等冠绝一代的名品时,早期民窑大量生产的似乎只是些较粗糙的青花、素白釉及青瓷产品。

民窑青花因其纹饰质朴、简洁生动,越来越引起陶瓷界和美术界关注。

而简陋无纹的素白釉瓷,几乎是被人遗忘的角落,人们对其面貌模糊不清。

明代甜白釉瓷器价格

明天启和崇祯民窑瓷器的款识有何不同?

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官窑的建立和发展,瓷器上的款识趋于系统化、规范化。民窑瓷器的款识则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以下按朝代分而述之。 明代 洪武:洪武一朝,未发现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民窑也极少见,仅见有青花书写“福”、“寿”款者。此外,江西省玉山县发现“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纪年款的青白瓷罐,款识刻划在罐腹,系罕见的具有明确洪武年款的器物。 建文:未发现署年款的瓷器。 永乐:明清两代,在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作为款识,始于永乐。款式仅见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一种,未见有楷书款。上海博物馆收藏一方明永乐时翰林学士沈度的端视,砚底刻“永乐乙未秋翰林沈度识”十字篆文,经仔细比较,与瓷器上永乐款识字体相似。因此,永乐官款可能由当时的翰林学士沈度书写后,再交工匠临摹写在瓷器上。永乐官器署款者不多,仅见有青花、白釉、青釉及红釉等瓷器上。青花器物中写帝王年号款的只见于压手杯上;此外,早年流失日本的一对永乐青花盖瓶,器身书“内府”二字,显系宫内用器。单色釉器,有刻款和印款两种体式。民窑青花器上有书写“福”、“禄”、“寿”等字的。 宜德:宣德时期,帝王年号款激增,大多数为楷书,也有与永乐一脉相承的篆书款。款式仅见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两种。大多数是六字二行“大明宣德年制”楷书,“宣德年制”四字款少见。刻款有楷有篆,以楷为主。未见有印款。款识外常围有单线圈、双线圈、长方框及长方框外加双圈等,也有无框圈的。宣德瓷器落款位置比较随便,底足、口沿、耳部、柄流、里心、器盖等处都有落款的,因此,曾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款识还见有“大德吉祥场”、“敬权”等,民窑青花中见有“福”、“寿”等字款。 正统、景泰、天顺:正统、景泰二朝未见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正统一朝,迄今仅见民窑器楷书“正统元年”和“正统捌年”款二例。景泰朝一件未见。天顺朝仅见四件:一件印“天顺年造”款卵釉云凤纹瓷盘,为官窑器,现收藏于英国达维护特基金会。另两件书“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一件书“天顺年”三字,三件器物都是青花三足筒炉。 成化:以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款为主,款识外,有的加双圈,有的加双方框,也有无圈框的。官窑罐类,还有在底足写“天”字款的。民窑款识有写“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的。 弘治:以青花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两行款为主。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款,多为刻款。尚有以红彩写“弘治年制”和“上用”款的,亦系官窑器。民窑器有写干支年款的,如“壬子年制”(弘治五年,1492年)。也有写“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吉语款的。 正德:正德官款主要有“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楷款和“正德年制”四字楷款,其中以四字款居多。有书写款,也有刻划款。除了用汉文外,此时亦有用阿拉伯文和红彩梵文书写的款识。民窑器常见“正德年造”、大明年造”楷款,还有“长命富贵”、“天下太平”等吉语款。 嘉靖:嘉靖官款一般都在底足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两行楷款,并带有双圈;器口边书写六字横款者少见,但大盘、大缸等的口沿处也见有。款式有青花、红彩、刻字涂金等数种,均为楷书,未见篆书。款字的排列形式,有两行直款、单行横款,也有环形和十字形六字款的。民窑器中有写“嘉靖制造”、“大明年造”年款的。出现堂名款,如“滋树堂”、“东书堂”等。人名款激增,如“陈守贵造”、“邓奎自造”等等。吉语款也增多,如“富贵佳器”、“福寿康宁”、“国泰民安”等等。另有写“金〓大蘸坛用”款的器物,系当时的道教用器。 隆庆:所见官窑年款都写“大明隆庆年造”六字两行楷款,“隆庆年造”四字两行款少见。款外常围以双圈或方框。隆庆款识有青花和红彩两种,红彩款多用于彩器上。 万历:官款以“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主,四字两行款少见。有的款外带双圈,也有不带圈的,或六字款呈环形。有青花和刻划款。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增多,如“徐〓庆堂”、“纯思堂”、“程廷梓造”、“万福攸同”等等。 天启:官款以“大明天启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主,也有书“天启年制”的。民窑中书纪年款的见有“天启元年”、“天启八年”、“天启三年唐氏制”以及“大明天启米石隐制”等等。 堂名款、吉语款有“竹石居”、“白玉堂”、“同乐佳器”、“仁波佳器”等等,还常见图案款,如兔子、灵芝、方胜等等。 崇祯:崇祯时期署官款的器物少见,有“大明崇祯年制”及“崇祯丁丑”(崇祯十年,1637年)等。民窑盛行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如“翔凤堂”、“甲戊春孟赵府造用”、“富贵佳器”等等。 清代 顺治:顺治官款少见,有“大清顺治年制”六字两行楷款,款外有双圈。署“顺治年制”四字的,一般无圈框,均为青花款识。民密器署干支纪年款多见,如“顺治丁〓年”(1657年)“庚子年制”(1660年)等,堂名款、吉语款减少,见有“继善堂”、“百花斋”、“西畴书院”“玉堂佳器”等等。 康熙:官窑瓷器的纪年款主要有两类:一是“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楷款;一是“康熙御制”四字料款,写于珐琅器上。官窑器中也有写干支纪年款的,如“康熙辛亥(1671年)中和堂制,”中和堂曾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中的居住之所,因此,署“中和堂制”款的器物是宫内御用之器。康熙朝瓷器款识种类繁多。按书体分有:楷书、篆书、行书,官款绝大部分是楷书,少有篆书款。按颜色分有:青花、釉里红、金彩、红彩、紫褐色款以及紫、黑、黄、蓝等料款。按款外线框分有:双圈、单圈、元圈、双边正方框等。按排列形式分有:六字两行、三行款,四字两行及四字环形款等。民窑一般无年款,但其它种类款很盛行。 雍正:官窑年款较多见的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的,款外有双圈或方框。珐琅彩器款识有“雍正年制”与“雍正御制”四字,一般为两行竖写并围有方框的楷书款。在茶叶末、炉均及仿钧器上,则见“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刻款。“雍正年制”四字古钱形款,则主要见于花盆一类器物底足。雍正朝的堂名款不及康熙时期多,著名的有“朗吟阁制”楷书款,为雍正未登极之前烧制的,朗吟阁是当时雍正的读书处。堂名款还有“养和堂”、“希范堂”、“致和堂”等;人名款则见有“江鸣〓制”、“冯宅”、“松年”等;吉语款少见;图案款有一定数量,如灵芝、鼎、花押等等。 乾隆:乾隆朝的官窑年款,有楷、篆两种书体,但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为主。多数不加圈框。以青花款为多,还有金彩、红彩、蓝料彩与刻款等。堂名款之多,较康熙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名款中,以“唐英”、“瑶华道人”等有名,唐英为督窑官,瑶华道人为乾隆的王子。 嘉庆:官款以篆书为主,少有楷书,大多为“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款。民窑款识篆、楷均有,六字或四字,但字体草率。出现图章式的篆书款。 道光:官款与嘉庆时体式大致相同,大多为“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款。以青花和红彩写款。 咸丰:咸丰朝又兴起以楷书署款的风气,官窑大多署“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楷款。篆书款减少。除青花款外,还有红彩款与刻款。民窑器中十分盛行图章式篆书款,并影响后世。 同治:官款以楷书为主,大多为“大清同治年制”六字两行和“同治年制”四字两行楷款。以青花、红彩或金彩书写。民窑器大多用红彩图章式篆书款。 光绪:官窑款识楷、篆并用,以楷款为多,署“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款,也有四字两行款,多数不饰圈框。有青花、金彩、红彩及刻款等体式,大体同于前朝。民窑款识较草率。 宣统:官窑款误解有青花、红彩与墨彩款等,署“大清宣统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多,一般无圈框。民窑款识与前朝类同。

可以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

大家好,

①给大家欣赏几件瓷器和几个铜钱,这些都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有一堂4件瓷器是晚清宫廷御窑厂画师张子英作的富贵白头将军罐和花觚,四件都有瑕疵,但是保存的还算比较完整。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村里面有来收老瓷器的家里差点把它卖掉,我从小就喜欢收藏,没让家里人卖,当时给价是200元,还有几个铜钱也是家里传下来的,我认为家里传下来的东西,不管价值的高与低,留作一种纪念都是非常不错的。

②在工作以后,与时间我从事了古玩收藏方面的生意,收藏了一些藏品,下面的图片呢,是一件大清光绪年制的官窑大碗,也请大家欣赏一下,虽然有瑕疵,但也是一件非常不错的藏品。

③还有一件清代光绪时期的官窑龙凤纹的玉壶春瓶,也请大家欣赏一下。

如何鉴定明嘉靖篮釉瓷?

感谢“悟空小秘书”邀答。

如何鉴定明嘉靖篮釉瓷?

凡是提出这种“断代式”瓷器鉴定问题的,都是深受只适用于“私鉴私藏”范畴而绝对不能用于“公鉴众藏”领域的“传统瓷器宏观特征眼鉴学”影响和毒害很深之人。

为什么说“传统瓷器宏观特征眼鉴学”只适用于“私鉴私藏”范畴呢?

因为“私鉴私藏”是一种极度自私、极度偏执、极度狭隘、极度随意、极度主观而毫无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可言的极端利己却不损人的单独个别行为,即使“私鉴”的依据、标准、尺度再奇葩、再荒诞、再无知、在极端也伤害不到他人,伤害不到民族,伤害不到国家。是不是?结论再荒唐,结果再无聊,至多不成交一拍两散而已,对吧?持宝人会因为他以各种理由而不买就会损毁宝贝?不会吧?

可以说是“利己而不损人”的性质使得“传统瓷器宏观特征眼鉴学”还能有那么一点点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还可以“装装门面”、“撑撑场面”、“做做局面”。当然,其实“私鉴私藏”也可以完全只凭个人的喜好,无论自己怎么折腾,只要无损于他人,便相安无事,没人理你。

但是,如果把漏洞百出、狭隘邪恶、偏执狂妄的“传统瓷器宏观特征眼鉴学”公然用于“公鉴众藏”领域的话,那么“传统瓷器宏观特征眼鉴学”非本质、反科学、反规律、纯主观的洪荒魔性就会逐步露出其丑恶、邪恶和罪恶的獠牙与魔爪,给所有当事者带来无可挽回的巨大精神灾难和物质金钱损失。

“传统瓷器宏观特征眼鉴学”怎么就如此罪恶滔天、血债累累了?它有这么邪恶、有这么歹毒、有这么可怕么?其实严格来说,“传统瓷器宏观特征眼鉴学”最多是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而已,其错误和罪恶的总根源却是,在错误认知的错误导演下,在错误的场合,针对错误的对象,使用错误的方法,所必然导致的最终错误结果。

应该说是“传统瓷器宏观特征眼鉴学”本身致命的漏洞与缺欠被无知无耻之徒神化为包龙图之公正无私“大铡刀”乱砍乱伐、乱杀无辜所致。

说到底,“公鉴”必用“公器”,而“私器”“公用”又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管控,而历史早已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本来就极度缺乏公平性、公正性、客观性和真理性属性的狭隘、自私、偏执的“私器”摇身一变成了主宰生杀予夺之大权的“大人”,焉能不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其结果自然也就成了“除了我的,没有对的”!对不对?

看似说的有点远,但事关“瓷器公鉴”大业,多说一点也是必须的。回到话题。

如何鉴定明嘉靖篮釉瓷?我们主张鉴定所有瓷器都要以“瓷器气泡衰变进度进程比对法”作为纵向瓷器实际年龄甄别尺度,“先纵后横”,完成被鉴物年龄审定后,如果确定是嘉靖本朝器物,然后再做横向评级工作,这时候“传统瓷器宏观特征眼鉴学”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因为限制了他的权限范围,强烈抑制住了其短板,此时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扬其长”了。

只要把握住了“年龄”这个关键,就不会犯原则性、根本性、本质性错误,至于等级低高低即使有差异,也不会左右和影响整个鉴定结论正确之大局,两相配合,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并短成长,直观明了,轻松简单,科学可靠,何乐不为?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实践经历与经验,并已就相关问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上几件藏品图片,以证上言,以饷瓷友。

最贵的青花瓷器是元青花吗价值如何?

中国最贵的十大青花瓷器

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尺寸:36.5cm

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2011秋拍

成交价:138,301,200(RMB)

该瓶瓶口外撇,短颈、丰肩,腹部修长,腰线婉约。修胎精细不见接痕,胎体轻薄,釉面光润,传世品少,十分珍贵。

TOP 9

元青花凸雕海水龙纹象耳瓶 (一对)

元 青花凸雕海水龙纹象耳瓶 (一对)

尺寸:高63.5cm;直径14.2cm;BD17.7cm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4春拍

成交价:203,412,000(RMB)

此青花凸雕龙纹象耳瓶,盘口、长颈饰双耳,腹长、高圈足,造型硕大规整,胎骨坚密、洁白,釉质肥腴泛青,线条硬朗但不失流畅,施多层纹饰,瓶颈上部为蕉叶纹,下为凸雕凤纹,瓶身所绘海水碧浪滔天,泛起朵朵浪花,凸雕的龙纹张力十足,双目圆睁,长须飞扬,高足所绘瑞兽生动传神,整器纹饰布局严谨,蓝白相应,高贵华丽,雍容大气,弥足珍贵。

TOP 8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

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

尺寸:直径23cm

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2017春拍

成交价:204,072,413(RMB)

宣窑青花鱼藻纹大盌,深壁外撇,绘饰卓绝悦目,柔光温蔼,沦肌浃髓,让人不禁倾心。无论纹样、画工、器形、尺寸,举世无能出其右者,传世绘相同鱼藻纹之宣德盌,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两例可资比较,然尺寸皆较小。

TOP 7

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

明宣德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

尺寸:高45.8cm;C8.1cm

江苏万达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1春拍

成交价:224,000,000(RMB)

瓶圆口,口边微外侈,长颈自上而下渐阔,扁圆式腹,椭圆形浅圈足。通体青花为饰,瓶口及颈部绘卷草纹和缠枝莲纹各一周。腹部为青花留白海水龙纹,一条矫健威猛的白龙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中遨游,白龙回首曲体,须发飘扬,四肢伸张,呼之欲出。

TOP 6

元青花人物故事罐

元 青花人物故事罐

尺寸:高27.3cm;直径19cm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4秋拍

成交价:254,058,000(RMB)

造型规整古朴,胎质细腻白净。釉面滋润光泽,平整光滑,釉汁清透如玉。整个器物显得高雅,浑厚。直口,肩部绘制缠枝花卉纹,腹部浑圆,绘制开窗人物故事,间杂卷草纹,足底绘制莲瓣纹。

TOP 5

元代青花人物故事武松打虎罐

元代 青花人物故事武松打虎罐

尺寸:高28cm;直径21cm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3春拍

成交价:323,610,000(RMB)

此青花罐直口、短颈、圆鼓腹,造型古朴典雅,胎体厚重坚密,线条流畅,构图疏朗,釉质莹润,通体所用青花发色沉稳,虽无浓艳富丽的色彩,但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物相貌神情,衣饰线条细腻流畅,绘画技巧娴熟。

TOP 4

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元 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一对)

尺寸:高63.6cm;直径14cm;底径15.6cm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3春拍

成交价:398,160,000(RMB)

盘口,长颈,瘦腹,台足,颈部两侧各附一象首环耳。形制高大魁伟。胎质洁白,釉色透明,青花色泽靓丽浓艳。自口至足共绘八道纹饰,分别为缠枝菊花、蕉叶、云凤、缠枝莲、海水云龙、海涛、缠枝牡丹以及回文,层次清晰,繁而不乱。

TOP 3

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龙耳瓶

明洪武 青花缠枝牡丹纹龙耳瓶

尺寸:高58cm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2秋拍

成交价:630,292,000(RMB)

明洪武朝(公元1368-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历时30年。明代建国后不久,明太祖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窑厂,成为明代景德镇最早的官窑。

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龙耳瓶,高58cm,器形典雅,画工精美,瓶纹饰层次分明,疏朗,青花色泽沉静,青料聚集处有凝滞的黑斑。外壁通体青花装饰,口边自上而下绘回纹、蕉叶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纹,上下分别以下垂如意云头纹和莲瓣纹做边饰,圈足外墙绘卷草纹。圈足内施白釉,底足外撇,显得敦厚稳重。双龙纹象征着皇权,彰显霸气。

TOP 2

元代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元代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尺寸:高44.8cm;直径5.7cm;底径13.2cm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1秋拍

成交价:685,440,000(RMB)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口部短小,肩腹部浑圆,下腹部瘦长,平底。通体绘有青花纹饰,肩部绘杂宝及缠枝牡丹花纹,牡丹可谓花中之魁,象征“雍容华贵,大气超凡”;整件器物造型端庄、稳重,胎质洁白致密,青花发色苍翠浓艳,而瓶中所绘人物的生动神情尤其精彩: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桨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空白处则衬以苍松、梅竹、山石,显得错落有致。纹饰宜人漂亮,青花用料浓淡相宜,发色明丽,富有层次感,周身散发着美器的光泽,绘有象征“身份尊贵、帝王之气”宝莲纹,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

像这样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三件,一件收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系该馆的“镇馆之宝”号称十亿元不卖,一件仍在海外下落不明。这是其中一件。

TOP 1

极品青花九龙缸

明初期 九龙纹大缸

尺寸:高36cm;直径87cm;底径59cm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2春拍

成交价:897,552,000(RMB)

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此缸胎体厚重,造型简而丰满,釉光润洁明澈。通体龙纹,衬以祥云海水、花纹繁而不乱,层次清晰;笔致生动严谨,青花色彩浓烈,八条火云龙腾空跃飞,一条海龙王搅江蹈海,充分营造出华丽而热闹的皇家气势。内壁添龙,外沿箍边的独特造法,显现出朝廷工匠的技艺登峰造极。

此缸见证三朝皇廷,情系三代君王,历史价值无可比拟,流落海外经年,唯一有幸保存至今依然完美无损,极为罕见难得。

此外当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大罐2.3亿,价值但是2吨黄金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