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窑变釉瓷器,北京故宫有哪些藏品让人惊叹?
首先谢邀。
北京故宫是世界五大宫殿之首。里面的藏品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北京故宫藏品总数168万,去掉档案和古籍,剩下器物书画大约在120万件。而对外展览的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故宫中的国宝浩如烟海,今天只说几件震撼性的。
一、书画至宝: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绘画画卷作品。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人物的刻画上,极其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飞鸟用笔轻轻一点,极具展翅翱翔之态。
该画也是目前热播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中,故宫博物院选送的第一件宝贝。
三、伯远帖
《伯远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珣给亲友伯远书写的一封信,纸本,行书,共5行47字,纵25.1cm,横17.2cm。《伯远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并称“三希”。故宫有个“三希堂”便是由此而来。是乾隆皇帝的心爱之物。
四、各种釉彩大瓶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清代乾隆年间烧制,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其标志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顶峰,享有“中华瓷王”的美称。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高86.4cm,口径27.4cm,足径33cm。瓶洗口,长颈,长圆腹,圈足外撇。颈两侧各置一螭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所使用的釉上彩装饰品种有金彩、珐琅彩、粉彩等;釉下彩装饰品种有青花;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所使用的釉有仿哥釉、松石绿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仿汝釉、仿官釉、酱釉等。主题纹饰在瓶的腹部,为霁蓝釉描金开光粉彩吉祥图案,共12个开光,其中6幅为写实图画,分别为“三阳开泰”、“吉庆有余”、“丹凤朝阳”、“太平有象”、“仙山琼阁”、“博古九鼎”。另6幅为锦地“卍”字、蝙蝠、如意、蟠螭、灵芝、花卉,分别寓意“万”、“福”、“如意”、“辟邪”、“长寿”、“富贵”。瓶内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中心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该文物也是故宫博物院选送《国家宝藏》中的国宝之一。
五、清雍正·珐琅彩山水纹瓶
该瓶高度约26cm, 肚径约14cm, 底径约9cm, 口径约8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是国家一级文物。
此瓶通体用珐琅彩彩绘山水人物画面,构图饱满却不失空灵爽朗之感,久观恍若身临仙境,用色飘逸,对再造工程中画师技艺水平要求极高、控制釉料的调配甚为苛刻。因此这是此项目中废品率最高、复制难度最大、成本最高的一件作品,收藏价值亦独具其善。是 中国珐琅彩写意山水第一瓷,用色飘逸难绘难烧,废百而存一。
能藏于故宫博物院中的文物自然不会普通,而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凤毛麟角。这些文物是中华历史和古人智慧的结晶,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都是无价之宝。
清代乾隆年间瓷器鱼子纹什么意思?
鱼子纹意思就是指,瓷器片中纹路交错,形成许多细眼者,因其形状如鱼子,古名,鱼子纹,,,裂纹釉中之极其名贵釉种,属窑变釉系列,烧制难度极高,存量极其稀少,,升值空间相当广阔!鱼子纹其观赏价值是其它瓷器无法比拟的!收藏价值可匹敌均瓷,
宋代有哪六大窑系?
北宋是我国制瓷业全面发展的时期,不论是规模、技术还是产品达到的水平,都达到了瓷器发展史上的高峰。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窑场,经过激烈竞争、淘汰、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一些名窑为中心的“窑系”。当时的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最为著名,因此被后人合称为宋代六大窑系。
定窑
定窑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涧滋村和东、西燕山村,古属定州,故名。山西的平定窑、盂县窑、阳城窑、介休窑,四川的彭县窑等均属定窑系。这是以烧制白瓷为特色的窑系,唐代晚期开始生产,至宋代达到顶峰。除"白定"外,兼烧黑釉、酱釉瓷器,称"黑定"、"紫定"。定窑产品工艺水平很高,胎料经过细致筛选,做成的器物胎薄,胎质细密洁白。器物形制非常规整,给人以一丝不苟的感觉。主要器型有碗、盘、瓶、罐、尊、执壶、盒、枕等。其"复烧法"及刻花、印花、划花装饰工艺对其他瓷窑有较大影响。
耀州窑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宋属耀州,故名。唐代开始烧制瓷器,至宋代达到很高水平。与它同时或稍晚时期仿烧这类耀州青瓷的还有今河南省内的临汝窑、宝丰窑,禹县钧台窑,广州市的西村窑等。耀州窑以青瓷为主,有刻花和印花,也有剔花、划花等。其青瓷胎质薄灰,青釉光润肥厚,釉色青绿,俗称"姜黄色"。器型很丰富,主要有盘、碗、瓶、炉、壶、罐、灯、枕、盒、执壶等。小口、短颈、丰肩,通体刻画缠枝花卉的梅瓶,以及凤首提梁、狮子流,通体刻画缠枝莲花的倒流壶等,则是耀州窑独具特色的产品。
磁州窑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汉族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钧窑
钧窑在今河南省禹县神屋镇、八卦洞等地,当时属钧州,故名。河南郏县、临汝、登封、安阳,河北磁县,山西浑源等地也仿烧钧瓷,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钧窑系。从北宋一直延续到金、元时代,钧瓷繁荣期很长,北宋晚期曾作为贡品进入宫廷。钧瓷的主要产品是一种五彩缤纷的"窑变"釉瓷器。其釉色最富特点。主要着色剂是氧化亚铁,经高温还原形成青色或蓝色的主基调。又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经高温还原造成红色的窑变釉。由于施釉较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水熔融流动,红蓝等色交相辉映,形成变幻无穷的艳丽色彩。釉色有天青、天蓝、月白、海棠红及玫瑰紫等,十分丰富。釉面上常带有密密麻麻的"棕眼"(斑点),呈现出独有的艳丽精美,构成钧瓷的非常突出的特征。此外,釉在熔融状态下流动,釉面上会产生一种弯曲的细条纹,如同蚯蚓在泥中爬过的痕迹,故称"蚯蚓走泥纹"。钧瓷的造型表现为强烈的仿古意味,特别是仿商周青铜器,在模仿中有创新,既古拙高雅,又有时代风格。钧瓷中最具代表性、最为珍贵的,是北宋晚期为宫廷烧制的陈设瓷,如出戟尊等。
龙泉窑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金村、大窑一带,附近的庆元、云和、遂昌等县,以及受其影响的福建省泉州、江西省吉安等地,也生产龙泉瓷。龙泉窑分布很广,初创于五代时期,至南宋达到极盛,元、明相沿。龙泉窑属南方青瓷,以釉色及造型取胜,尤以青釉见长。最具代表性的釉色是梅子青与粉青,其极品已似青玉,甚至达到翡翠的效果。由于使用的釉属石灰釉性质,在高温下易于流动,所以烧成的瓷器釉层薄,釉面光亮,透明度高。南宋龙泉瓷釉层加厚,在高温下黏度大,不易流动,烧成后有柔和淡雅的玉质效果,透明度低,给人一种含蓄的温润感。南宋龙泉瓷多素面,少有花纹装饰。
景德镇窑
江西景德镇在五代时受越窑影响烧制越窑系青瓷,北宋时期,始创"影青瓷"。影青瓷又名青白瓷、隐青、罩青,是一种由白瓷向青瓷过渡的瓷器。其釉色近白,只在积釉处显出湖绿色的青色,青色在若有若无之间。此种瓷器胎薄、釉细、纹饰精美,产销量很大。北宋中、晚期,是景德镇影青瓷生产的鼎盛时期,以湖田窑产品为代表,达到最高水平。其胎质洁白细腻,器壁极薄,呈半透明状态。釉色青白,光泽度强,透明度高。
26块买的杯子卖了45万?
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当年曾经痛失掉一本价值不菲的古画,失之交臂后,至今令他念念不忘,甚至拍大腿后悔,这件藏品是一本40年前没有下定决心收藏到手的书画册页《陶冶二十图》,当时30万没买,现在至少值1个亿!
现如今的众多拍卖会中,只要是中国书画专场,几乎场场爆满,很多佳作都经过十几轮激烈叫价,最后以超出估价几倍的价格成交。口袋里没个三亿五亿,都不敢举牌。
这些天价拍品,没几人能买的起!但我们可以看看,今天就列出10幅过亿书画,让朋友们饱饱眼福!
一、| 黄庭坚《砥柱铭》|
4.368亿元
二、|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4.255亿元
三、| 王蒙《稚川移居图》|
4.025亿元
四、| 北宋《子母猴图》|
3.62亿元
五、| 房大年、文宗帝《万岁山图稿本》|
3.348亿元
六、| 王羲之《平安贴》|
3.08亿元
七、| 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
3.036亿元
八、| 李可染《万山红遍》|
2.9325亿元
九、| 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
2.668亿元
十、| 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
2.3亿元
石榴樽是干什么用的?
尊的一种式样。唇口外卷,短颈,圆腹,圈足,因其外卷的口部似张开的石榴果,故名。清代雍正景德镇窑始烧,品种有青釉、窑变釉、茶叶末釉等。属于观赏器。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