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瓷器,鲁山花釉瓷器真品特征?
唐代的“鲁山花釉”是唐代制瓷顶峰的代表之一,多数的鲁山窑为黑底蓝花,少数精品用了青瓷爆蓝斑的工艺,这种铁钛元素的点彩,直接影响了后世的钧窑,当然,在唐代也是最高级别的品类。
所以,近些年关于鲁山窑的仿品也层出不穷。但是大多数仿品的都跟真品鲁山窑相距甚远,可能传世量少加之工艺复杂的缘故。今天山人从4个方面,简单介绍鲁山窑的真伪鉴定方法:
1、器型鉴定
2、鲁山窑施釉工艺和釉面特征
3、鲁山窑的开片
4、胎足的工艺和老化特征
1、器型鉴定
唐代鲁山窑仿品器型怪异,没有大唐的风韵,壶嘴造型错误,腹部下收过于斜直导致器型不准。
鲁山窑本身代表了唐代制瓷水平的巅峰,所以真品器型大多及其规整,浑圆饱满,典型代表了唐代社会崇尚丰腴的审美特征。
2、鲁山窑施釉工艺和釉面特征
仿品花釉和底色之间的过渡呆板、不自然,施釉工艺不对,类似用了毛笔画彩,因为化工釉料,在过渡上也没有交相溶解的感觉。
真品鲁山窑运用了竹刷点彩的技术,在竹刷施釉的基础上点彩,入窑一次成型,泼辣自然,釉面自然融合,是高超制瓷技术的代表。
3、鲁山窑的开片
开片是仿品共通的难点,上图鲁山窑仿品也是开片疏松、片大死板。
真品鲁山窑施釉技术借鉴了唐三彩的竹笔点釉,釉面流淌自如,开片细密而有张力,点彩处犹如水墨泼彩,热辣丰韵,充满了艺术美感。
4、胎足的工艺和老化特征
仿鲁山窑的釉面收边处为标准的气窑痕迹,修足形制不准,胎质粗劣且没有老化痕迹。
真品鲁山窑是唐精品瓷器的代表,选料精细,修足精致,有自然的半衰期留下的风化纹和土沁。矿物釉料在柴窑中烧制的收口痕迹清晰,积釉自然。
德国博物馆宣布在其藏品中发现北宋汝窑瓷器珍品?
德国博物馆宣布发现并收藏了我国北宋汝窑瓷器,可喜可贺。说明了我国宋代的汝瓷器受到西方博物馆的重视,也说明了我国宋朝皇家的汝窑陶瓷艺术受到西方艺术家青睐!汝窑瓷器本来就是我们国家本土(虽是皇家烧造)的瓷器,但也是自己国家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瓷器,虽然烧造时间只有二十年,但是也不会象专家所说的至今全世界只有六十多件传世?清代的乾隆皇帝就很喜欢宋代的官窑瓷器,特别是汝窑瓷器,在他收藏的汝瓷器中写诗刻字表达对宋代汝瓷器的羡慕!下图这个刻款【奉毕】的汝瓷器就是乾隆年文华殿收藏的。【奉华】是宋朝皇宫的一个宫殿,乾隆皇帝把这件宋代汝瓷器放在文华殿宝藏起来,并把它刻上了字(图一、图二、图三)。可见乾隆皇帝对宋汝瓷器的重视和喜爱!如果是做为我国本土的珍贵瓷器,我想那些专家应该是除了国家的博物馆收藏之外,也应重视民间的收藏。德国博物馆收藏的汝瓷器是一个偶然,而在我国的(公家及私家)收藏是必然。
图一
图二
图三
件件价值连城的永乐瓷器鉴赏?
大家还记得鉴宝节目永乐热水瓶瓷器吗?因为瓷器上的落款及瓷器的形状象热水瓶被众多鉴宝专家嘲讽。鉴定为仿,此前亦有文博专家鉴定为真品,也被当作瓷器鉴定的十大笑话,认为鉴定专家无能。永乐热水瓶瓷器真伪至今还有争论,最近,本人看过金星主持的一档节目,就有北京大学专家证实永乐热水瓶形状瓷器确为真品。从我收藏到的一组永乐瓷器比较,我个人也认为永乐热水瓶形状瓷器应该是真品。从瓷器落款上看,如果真品可能改写永乐谥号明成祖是嘉靖年追封的历史!
时间大约七九年,本人师傅因公出差,具体什么地方已经记忘了!有一天师傅闲逛,看到一老者穿着简单,挑着一筐瓷器,大概十几件瓷器,老者牙齿大部脱落,年龄大约七十多岁,汗流夹背,气喘吁吁,坐在树底下纳凉,师傅因为一直喜欢收藏,便和老者搭讪,老头说肚子很饿,师傅便领老者到附近小吃馆,师傅叫了一大碗面,老者狼吞虎咽,师傅说慢慢吃,不够叫老板继续下面,老头吃了三大碗面,低价把瓷器卖给师傅,老头又说家中还有很多,师傅和老头一起回家果然有很多瓷器,玉器。后来师傅筹款把老头家中瓷器玉器全部收购带回。其中一部分就是下图,约三十多件。大家看看落款,热水瓶瓷器和下面应该是一人所作。
历史上有哪些颜值逆天的文物?
要说我国颜值逆天的文物,那可是无数,鉴于我国历史悠久,只向各位朋友展示部分精美的文物,这些全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啊,第一眼就爱上了。胭脂水釉茶圆
馆藏于首都博物馆,是清宫色釉瓷中最矜贵的品类之一。工匠要在铅硼熔剂中加入万分之一左右的黄金,然后采用吹釉的方法将釉料薄施于白胎之上,入窑经过800℃低温烧制而成。因其呈现出浅粉或红紫的色调,酷似胭脂,故称胭脂红。
石湾窑黄炳塑素胎金丝猫是清代后期石湾陶塑名家黄炳制作,采用泥胎烧制后自然色呈现出金丝猫的毛色,把猫捉老鼠的瞬间雕塑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象牙萝卜现馆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雕工十分精美,萝卜茎叶上趴着一只蚂蚱,似正在咀嚼鲜嫩茎叶,但似乎又怕自己被意外袭扰,双腿弯曲,准备随时逃走。栩栩如生,
由于象牙的密度比较大,想要着色十分困难,这两件“清朝”时雕刻的萝卜和白菜如真的一样,并且直至今日光鲜依旧,丝毫没有褪色,令人难以想象。现今即使有人勉强给象牙着上色,可过了三五年之后也会慢慢褪去,如今手艺人和制作工艺已成失传。萝卜衬以稀疏的茎叶,使作品不显单调,增加了造物的情趣。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掐丝珐琅的做法是以极细极薄的铜丝掐成各种纹饰,烧焊于铜胎之上,继而填施各色珐琅釉料,入窑烘烧,重复多次,直至器物表面釉色均衡适当,再经打磨,最后镀金而成。
南宋曜变天目茶盏是南宋时期一种特殊的黑釉茶碗,属于宋代黑釉的建盏。宋人好风雅,爱斗茶,三两人各出好茶,轮流品尝茶的好坏。这在当时是十分流行的一种活动,这只茶碗就属于斗茶用的茶碗。
曜变天目茶碗属于南宋的孤品,烧制难度极其高,对窑内的温度把控非常严格,稍有偏差就可能失败。且“曜目”属于窑变现象,窑变本就是偶然性现象,做出这样绚烂如宇宙的窑变现象,偶然性更大。
那些耀斑星星点点,神妙莫测。在光照下,能焕发出蓝色,紫色,黄色等等揉起来的彩光。垂直看,看见的是幽幽如宇宙般的蓝色,斜着看,又是璀璨的金黄色。
曜变”的发生机率非常低,被视为偶然,无法被复制,几乎是十万中取一才有可能发现的罕见现象,在烧制过程中,窑里发生特殊的变化,导致釉面出现气泡爆裂产生一点一点的多彩釉斑,非常奇异罕见,至今都没有研究出烧制方法。
世界上目前仅存的曜变天目茶盏只有三件半,国内仅有半件,另外三件在日本。国内现存的半只南宋曜变天目茶盏;口径12.5厘米,高6.8厘米,底径4.2厘米,全器施挂饱满且厚实的黑釉,釉色紫红光彩,然而在呈现束口形式的口缘处,釉药渐薄。
黑漆螺钿松梅纹竹节形墨盒馆藏于上海博物馆,清代康熙时期梅纹竹节形墨盒,配色、做工之精细,浑然天成
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钿子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什么叫做窒息,当你看完这件艺术品之后就明白了,每一个纹理,没一丁点配色,无可挑剔。
宋如意纹金盘馆藏于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吴县吕师孟墓出土。似由四个如意纹云头相叠而成,中间有凸起的四云头相对组成盘心,盘内阴刻繁密的变形缠枝花卉。
金累丝嵌宝双龙福寿掩鬓现在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南城县益宣王夫妇墓孙妃棺内出土
飞凤穿花镶宝石金簪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南城县明益宣王墓出土。重39克。以扁金丝编织成唐藻纹为地纹, 用极细的金丝编镂成飞凤, 凤上及头前满饰花朵, 并镶嵌宝石二十二颗。
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现馆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大理国时期(宋代)时期文物,1978年,文物部门在对崇圣寺三塔整理维修期间,在主塔千寻塔内发现了宋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还有还有许多做工精美绝伦的文物没有被展示出来,每个地方博物馆都会有许多令人惊艳的文物,他们是历史更迭的见证,是中华文明的证物,是我们这些后人瞻仰前人辉煌的钥匙。无数令人惊艳的文物要么还没出土,要么已经流落海外。相信在中国日益强大之后,许多离家已久的国宝将会完璧归赵。査博物馆藏元青花瓷器是否有开片的?
青花瓷器确实有开片青花,但是元青花没有,看了资料的介绍元青花瓷器的特点没有介绍开片的问题;另外元青花用的底釉是青白和卵白,他们都是属于乳浊釉,所以没有开片。
谢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