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烧瓷器的区别,柴窑和气窑瓷器如何区分?

欢迎关注【懂茶帝】

景德镇瓷器分很多种烧制方法,随着工艺的逐步提升,从传统的柴烧逐渐进步到现代工艺烧制。所以烧制的瓷器就会有柴窑、气窑之分,小懂以现代工艺的气窑为例,与传统柴窑比较,从三个方面来看看它们的区别。

气泡

首先我们可以用在网上就很容易买到的放大镜来看瓷器的表面,观察气泡,可以很清晰明显的看出柴窑和气窑表面气泡的不同。

1、柴窑的气泡不均匀

因为柴窑在烧制过程中要不断加柴,所以温度时高时低,不可控制,表现在气泡上就是大小不一,有一定层次感。

▲柴窑在放大镜下的气泡

▲柴窑在放大镜下的气泡

2、气窑的气泡很均匀

烧制过程中温度可以很好的控制,气泡大小均匀密集。

▲ 气窑在放大镜下的气泡

釉面的青花

如果没有放大镜,也不要着急,我们还可以观察釉面上的青花,来进行区别。

柴窑是以松木为木柴进行烧制,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松脂油,松脂油吸附在胎上,感觉柴窑的釉面肥润。使得柴窑烧的青花,落在胎体里,就像水墨画一样,有晕染的感觉。

▲ 柴窑青花

反观气窑的青花,就像浮在表面上,纹饰比较清晰、利落。

▲ 气窑青花

柴窑需要烧制50多个小时,而气窑则需要20多个小时,这个就好比熬汤,慢慢熬制时间长的汤和短时间的汤口感、味道指定不一样。所以长时间烧制的柴窑的质感会比气窑更沉稳,温润。

颜色

还有一种更直观的方法,就是看瓷器的颜色。

柴窑在烧制时,木材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宜接窜入窑内,在坯体上产生自然落灰的现象,经长时间的高温融合成自然的灰釉,颜色会偏灰。

▲ 柴窑

气窑的颜色则会偏白、偏亮。

▲ 气窑

这三种方法只是让大家了解如何区分柴窑和气窑,这两种窑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制作工艺不同。在市场上,柴窑的价格贵是因为它的合格率较低,只有30%到40%,有时甚至全军覆没。气窑是由现代工艺烧制,成功率高,它是一种社会发展、工艺进步的体现。

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柴烧瓷器的区别

柴烧杯和建盏的区别?

烧制方式不同 电烧: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烧制手段,通过微电脑来控制机器给炉内的加热棒给胚胎加热,其成品率与成本方面要比柴烧好很多。 柴烧:在我国古代的宋朝时期烧造建盏均是龙窑柴烧,也是众多陶瓷匠.烧制的特点不同 电烧建盏:电烧工艺的建盏,气泡大小均匀密集,釉色温度,釉面华丽光亮。 柴烧建盏:木材燃烧之后的灰烬伴随着火焰直接窜入窑内。

元代釉里红瓷器会不会有褪色失色现象?

元代釉里红瓷器会不会有褪色失色现象?

在普通收藏环境下,“元代釉里红瓷器”一般“不会有褪色失色现象”,即使有也会极度缓慢,至少在几十年时间内肉眼是难以发现、觉察得到的,因为“釉里红瓷器”属于釉下彩高温釉,釉面的玻化度一般都很高,其致密性、疏水性、防渗透性都极强,氧化铜呈色剂尽管本身极其敏感活跃,但在1250度左右的高温下蜕变成色后也变得极其稳定与恒定,在非极特殊环境条件下,成色因子逸出的可能性很小;而题目中所提到的“褪色失色”问题,很可能是瓷器本来固有的“烧飞”现象,原来没有注意到,现在突然审视才发现与记忆中的色泽色彩似乎不一样所致。

如果是在“极端环境”之下,比如无限期地日晒雨淋、或者把瓷器放到酸碱度都极高的地质环境里等等“极端环境”情况下,有可能会发生“褪色失色”现象;但是,明知道是元青花,谁会舍得这么做?图的什么?是吧?

不知这样的回答能否对您有所启示和帮助?

我是“以瓷惠友”,对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实践经历与经验,并已就相关问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柴烧盖碗适合泡铁观音吗?

柴烧茶具的接触面比较粗糙,且富含微量元素,对水有一定的软化作用,对茶叶的香气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在柴烧茶具中冲泡绿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汤的品质。

同样的道理也不适用于乌龙茶中的铁观音。铁观音以香味和茶汤色泽见长,最适合纯白色的陶瓷茶具,一则有利于掌握水与茶的比例,二则可以闻香,三则可以观茶色。如果用柴烧茶具泡铁观音,一部分的香气会被稀释,嫩绿的茶汤颜色再深色系的柴烧杯子中也显现不出来,对高品质的铁观音是一种无形的消耗。

柴窑跟气窑紫砂有什么区别?

柴烧是我国陶瓷最古老的窑烧方法,可上溯至千年。紫砂壶最早也是利用龙窑柴烧的烧制法。考古发现,宜兴紫砂壶早期烧成,是与其他粗陶一起混烧。壶体表面受火不匀,粘有釉油。在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中提到“自此以往,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意思是从李茂林等人开始,烧制茗壶使用匣钵,使烧制过程中壶不再受到其他釉泪杂质的入侵,保持壶体受火均匀,表面干净。

现在的紫砂壶,由于现在基本都为电窑,气窑烧制,温度控制比较稳定所以其受热均匀、外形色泽较为统一,成品也有较高的保证。但是为什么还要用柴烧呢?柴烧是古老的工程与创作者的心的修炼,当火焰时而强烈,时而柔缓周旋在窑中,流串在作品四周。创作者用最原始的动物本能,静心感受着窑,大气与星体运转的微妙的互动,沉睡在大地中多年的陶土,经陶艺师们的历练,成型,入窑,让火与木灰作用于它的身上,融入作者的心血,烧出有浓烈归属感且耐人寻味的作品。

柴烧加上紫砂,既具备了柴烧古朴的美感,有具备了紫砂工艺的细腻。

所谓柴烧,是指在紫砂壶烧制过程中完全使用木柴为原料,燃薪烧柴,从头至尾都运用最传统和古老的方法,无任何添加,遵循源于自然出于自然。

在柴烧过程中,火焰和灰烬直接窜入窑内。火焰流窜在坯体上烙下吻痕,灰烬落入壶面经高温融熔成自然的灰釉。火痕与灰釉的偶然性,形成独特的自然美。

如同凤凰涅火重生,紫砂壶经此一役,表面留下水墨画般的染色变化,层次丰富、深浅不一,温润多姿,浑厚、质朴、古拙,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