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釉瓷器,宋代段店窑特征?

鲁山段店瓷窑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梁洼镇段店村,文化遗存丰富。该窑址创烧于唐,历经宋金,而终于元,烧制瓷器历时数百年,制瓷水平高,瓷器品种齐全、花色多样、造型优美,北方很多窑口的代表性瓷器在此皆有烧制,可以说在我国古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代鲁山段店窑主要烧制青釉瓷、白釉瓷、黑釉瓷和三彩器等。器型主要有盆、碗、盏、罐、枕、瓶等,装饰方法丰富。金代较前代继续发展,产品主要有青釉瓷、钧釉瓷、黑釉瓷和白地黑花、红绿彩、绞釉等器物。

绞釉瓷器

花押款瓷器一般有几种?

明代天启年间,民窑瓷器底面刻绘一种纹样标识,形同元代人的“画押”,因此得名“花押款”。

清代中晚期的民窑产瓷器也有花押款标识。明清时期,花押款纹样题材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佛教图案、道教图案、动植物图案、博古图案、豆腐干图案及四朵花图案。

佛教图案有轮、螺、伞、盖、花、罐、鱼、肠等。

道教图案则有还魂扇、宝剑、葫芦、花篮、渔鼓、笛子、荷花等;动植物图案有龙、凤、鹿、龟、鹤、松、竹、梅、灵芝、瑞草、艾叶等;博古图案有八卦、太极、八宝、八音、琴棋书画等;豆腐干图案指的是在双重方框内绘制横竖相间的线条。四朵花图案指的是在双重圆圈内绘制四个似字非字的图案或四朵花朵。谢谢

中国传统瓷类是哪三种?

瓷器的分类方式罗列如下:

一、按照新旧来分。瓷器可笼统的划分为古董瓷器(又称古瓷收藏品,古玩的一种)、现代瓷器。

二、按照具体的烧制时间来分。这里可以区分为两种,按照“朝”和按照“代”。例如:宋瓷、明瓷、清瓷等。

三、按照产地划分。如景德镇瓷器、醴陵瓷器、唐山瓷器、德化瓷器、龙泉瓷器、潮州瓷器、淄博瓷器等。

四、按照材质划分。如:白瓷、高白瓷、高白玉瓷、玉瓷、骨瓷、炻瓷等。

五、按照工艺划分。如:釉下彩、釉上彩、唐三彩、金彩、粉彩、金丝铁线、釉面开片、冰裂纹、浮雕、刻画、雕塑、结晶釉、窑变色、素面、漆线雕、绞胎瓷、镶锲工艺、单色釉、深冷加工等。很多瓷器选用了多种工艺,用工艺划分瓷器种类不常用。

六、按照特征划分。可分为:原始瓷器、原始青瓷、青瓷、缥瓷、白瓷、清白瓷、黑瓷、素瓷、彩瓷、青花瓷、玲珑瓷、青花玲珑瓷、色釉瓷、花瓷、甜白瓷、薄胎瓷、绞胎瓷、绞釉瓷、枢府瓷、秘色瓷、芒口瓷、骨瓷、珍珠瓷、像生瓷、镶嵌瓷、新彩瓷、煨瓷、生瓷、文革瓷、主席瓷(又称毛瓷)、民间陶瓷、祁门瓷器、红绿彩瓷、外销瓷器、高古瓷、现代瓷、蓄光陶瓷、自洁陶瓷、透明陶瓷等。

是如何入窑烧造的?

瓷器全身满釉,连支钉痕都没有,这个说法是有些夸张的。

狭义的认为,这是指唐—北宋早期越窑秘色的烧造方法。但还是会留下支烧或垫烧痕迹的。

较高级制瓷产品,为更加美观,底足、圈足等满釉,多会采用垫饼上使用灰砂垫烧,或垫饼上使用支钉支烧。这样烧成出窑后,去掉灰砂、掰掉支钉,在圈足底只留下较小痕迹,保证了器物的完美型。

底足垫烧在战国青瓷既有发现。(图1-4)

图一 战国青瓷三足炉

图二 里外满釉

图三 底足满釉

图四 炉底 垫烧

随着制瓷业的不断发展,唐代唐三彩、越窑秘色瓷达到很高高度

唐三彩高级制品多是满釉支钉支烧,此工艺在三彩器延续到辽、北宋。

图5--7 唐三彩满釉支烧

越窑秘色瓷能成为贡瓷,除了在胎釉的工艺改进中,其烧制工艺也得到不断完善。

越窑秘色瓷多满釉底足灰砂垫烧,烧成后,灰砂可抠掉。

有的底足灰砂和底釉会粘连,还是会留下“疤痕”

至于汝窑的支烧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以上算是简单回答。

发部分越窑青瓷:

什么是胶釉?

绞胎釉是一层胎泥,一层釉色,迭次相压,卷成圆柱,然后取其断面,制成器型焙烧而成的,呈现出树木年轮似的纹样,富有天然之美。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是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釉的产生可能是古代垒石烹食时所用含钙石头与炭灰而生成,也可能是受贝壳表面美观质感的启发,有意识地用贝壳粉作为原料制成。

日用陶瓷生产所用的釉分为石灰釉和长古釉,石灰釉是用釉果(类似瓷石的一种天然矿物原料)和灰釉(主要成份氧化钙)配制而成,长石釉主要由长石、石英、大理石、高岭土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