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五彩瓷器特点,成化五彩特征?
明成化官窑开始生产釉上五彩瓷器,由于成化官窑有一批彩画高手,画工都十分高超,所以出品的彩瓷皆是明代瓷器中的珍品。
(1)釉彩明成化五彩瓷以红、绿、紫为主,并且开始使用孔雀绿彩,在温润如玉的白釉衬托下,纹饰色彩显得淡雅。
(2)器型传世品罕见,有盘、碗、罐、玉壶春瓶等。
(3)款识官窑瓷底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青花楷书款。
这两件有认相的吗?
第一件有收藏价值,是外销瓷,雍正乾隆之间的盘子。画意不错,“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画面带明显的伊万里风格。
伊万里风格瓷器景德镇在康熙开放海禁时曾经大量烧制。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加上海禁政策。欧洲转而从日本购买瓷器。这些瓷器就是伊万里瓷器。景德镇工匠为了夺回欧洲市场,就仿制伊万里瓷器,那个时候日本的烧瓷技术是比不了景德镇的,所以欧洲人又回到中国来买瓷器了。
景德镇伊万里风格瓷器是青花五彩加金,还有青花矾红的。纯青花年代就晚一些,只取画意没有取风格。
第二个盘子是现代印花的盘子,鱼盘,蒸鱼不错!
图片是我收藏的康熙伊万里风格瓷器。弱光下随手拍的照片,光线强的话青花还是很蓝的!
嘉靖五彩瓷器鉴定要点?
一、从器型上看
嘉靖五彩器型有盘、碗、杯、盒、瓶、罐等。杯有高足杯、方斗杯、圆杯、爵杯。盒有倭角方盒。瓶有葫芦瓶。罐有方盖罐、瓜棱罐、扁罐、圆罐。另有炉、缸、花瓶等。
二、胎釉
嘉靖彩瓷比青花瓷要精细,胎体比前朝略厚重,非常坚致,但细密程度略差。釉面青白色,很光润。修胎不很规整,立器有接痕,圆器塌底,圈足内收。
三、彩绘
一是所用的青花色在装饰中比重下降,仅作为一种颜色而加以使用,改变了明早中期青花五彩中以青花为主体的特点。二是以色彩艳丽斑斓著称于世,釉上彩中红色多,画面浓艳而暴烈。主要颜色有红、黄、绿、紫、孔雀蓝、橘红等。这时的红彩是枣皮红,黄彩是蜜蜡黄,紫是赭紫,绿是大绿、浅绿,青花是回青。嘉靖五彩多用孔雀蓝及橘红色,所谓的橘红色,是在黄彩上涂红彩俗称黄上红,只有嘉靖朝有这种颜色。
四、款识
嘉靖五彩款识以青花六字双行楷书为主,皆书在器物底部,多数款字不带外框,少数外书双框或双圈。此外,有的器物在口沿部位用青花书“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年造”、“大明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款。有的在器物底部用矾红书“外膳房”、“上用”、“大茶房”,也有“万福攸同”、“上品佳器”等吉语款识。
国宝级文物五彩龙凤大盘是瓷器还是陶器?
瓷器。
【名称】 明万历五彩龙凤大盘【类别】 瓷器【年代】 明代万历【文物原属】 宫廷御用瓷器,为清宫旧藏。【文物现状】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高4.6cm 口径30.3cm 足径20.3cm侈口大圆盘,窄唇,矮圈足。胎薄,施釉洁白,器面图案为釉下青花与釉上低温彩共同描绘成。
青花瓷是不是釉下彩?
青花瓷是釉下彩。
1、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装饰瓷器。
2、釉下彩是入窑高温(1200—1400℃)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它的特点是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我们通常看到的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等就是釉下彩瓷的细分类。
3、釉下彩是用彩料在瓷器坯体上直接施彩,然后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后在高温气氛中与瓷器一次烧成的品种。它的突出优点在于不易磨损、永不褪色、无铅无毒、光滑平整、操作简单。元、明、清时期景德镇青花瓷是釉下彩的最成功制作,也是中国瓷器的代表品种之一。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釉下褐彩、褐绿彩等。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