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树粉彩,为什么有些中国文物被永久禁止出国展出?

您好,那些可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都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啊,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目的是保护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其出境展览。那些个文物要是出国展出,会加大了文物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对文物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目前有64件文件不允许出国展出。

画树粉彩

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2.陶鹰鼎,新石器时代,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3.后母戊铜鼎,属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4.利簋,属西周早期,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5.大盂鼎,属西周康王时期,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 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6.虢季子白盘,属西周,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虢川司出土。

六龙三凤冠

三龙二凤冠

县长9 九龙九凤冠

十二龙九凤冠

7.明代凤冠,1957年定陵出土。定陵出土的凤冠共四件,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各一顶,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各2 顶。8.嵌绿松石象牙杯

属商代,1976年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这件象牙杯高30.5厘米,是用象牙根段制成,因料造型,颇具匠心。现藏中国国家博物 馆。

9.晋侯苏钟,属西周厉王时期,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八号墓出土。钟上都刻有规整的文 字,共刻铭文355字,最后两钟为2行11字。铭文都是用利器刻凿,刀痕非常明显,铭文可以连缀起来,完整地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 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10.大克鼎,属西周晚期,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出土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11.太保鼎,属西周初期,传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12.河姆渡出土朱漆碗,属新石器时代,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13.良渚出土玉琮王,属新石器时代,1986年余杭反山12号墓出土。14.水晶杯,属战国时期,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实用器皿,国内罕见,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15.淅川出土铜禁,属春秋中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16.莲鹤铜方壶,属春秋中期。1923年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春秋郑国大墓出土。17.齐王墓青铜方镜,属西汉时期,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乡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出土。18.铸客大铜鼎,属战国时期,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属三国时期(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这个漆木屐和现在的木屐样子差不多,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它距今1700多年。通过朱然墓漆木屐的发现,证明木屐是在中国通过唐文化东 传到日本,最后被日本逐渐使用。20.朱然墓贵族生活图漆盘,属三国时期(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21.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属北魏时期,1965年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22.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属北齐时期,1979年山西太原娄睿墓出土。《鞍马出行图》位于墓道西壁中栏、作长卷式展开。23.涅槃变相碑,属唐代,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24.常阳太尊石像,属唐代,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镇道观遗物。25.大玉戈,属商代前期,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26.曾侯乙编钟,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这套编钟的铭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乐律理论专著。27.曾侯乙墓外棺,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此外棺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28.曾侯乙青铜尊盘,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 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29.彩漆木雕小座屏,属战国时期,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30.红山文化女神像,属新石器晚期,1983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主室西出土。头部真人大小,面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片,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31.鸭形玻璃注,属北燕时期,1965年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此器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32.青铜神树,属商代,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从造型来看,该青铜神树应是代表东方的神木“扶桑”。33.玉边璋,属商代,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34.摇钱树,属东汉,1990年四川绵阳何家山二号汉墓出土。35.铜奔马,属东汉,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的东汉墓面出土。36.铜车马,属秦代。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37.墙盘,属西周中期,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家村出土。盘铭也是一篇很漂亮的书法作品,其文体使用简明整齐的四字句式,这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带有较明显骈文风格的铭文作品。38.淳化大鼎,属西周早期,1979年陕西咸阳淳化县史家塬出土。39.何尊,属西周时期,1963年陕西宝鸡东北郊贾村出土。40.茂陵石雕,西汉茂陵霍去病墓之大型石刻。41.河姆渡出土陶灶,属新石器时代,1977年河姆渡遗址T243出土。42.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代陕西西安大秦寺遗物。43.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唐代窑藏出土。44.兽首玛瑙杯,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 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是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一件重要文物。45.景云铜钟,唐代,陕西省西安景云观遗物。现在人们在除夕之夜听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景云钟的录音。46.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锡杖经》云,佛告诸比丘:“持此杖即持佛身,万行尽在其中”。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法门寺地宫神秘之门 被打开,此锡杖随着被发现。47.八重宝函,唐代,1987年四月初八佛诞日法门寺地宫出土。48.铜浮屠,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49.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属战国时期,1974年河北平山县出土。50.“五星出东方”护膊,该织锦的年代为汉代,来自古蜀国。1995年10月在尼雅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汉朝丝绸,其色彩之斑斓,织工之精细,实为罕见。其中一块织锦护膊,尤为光辉灿烂、耀人眼目,青底白色赫然织就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令世人震惊,被定为国宝级文物。51.中山王铁足铜鼎,属战国时期,1977年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52.刘胜金缕玉衣,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53.长信宫灯,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县陵山出土。54.铜屏风构件5件,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55.角形玉杯,西汉,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在浮雕的纹饰中,还用单线的勾连雷纹作填空补白。一夔龙缠绕器身,集浅浮雕、高浮雕、圆雕艺术为一体,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汉代遗作,在玉器史上 占绝对重要的地位。56.人物御龙帛画,战国中期晚段,197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号墓出土。画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迄今发现用此画法的最早作品。57.人物龙凤帛画,战国中期晚段,1949年湖南长沙东南郊楚墓出土。58.直裾素纱禅衣,西 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59.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60.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61.红地云珠日天锦,属北朝时期,1983年青海都兰县热水乡血渭吐番墓出土。62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本续》,纸本,属西夏时期,1991年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出土。这部藏传佛教经典的西夏文译本,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之一,它的发现将木活字的发明和 使用时间提早了一个朝代,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具有重大价值。63.青花釉里红瓷仓64.竹林七贤砖印模画,南朝。

有哪些经典的书籍或绘本?

童年是让你能够忍受暮年的那股力量。

以下2本童话,1本拼图,7本绘本,适合3-10岁的小朋友,和20岁以上的大朋友。

01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原名《奥兹的奇特男巫》 ,被誉为美国的“西游记”。

小说讲述的是堪萨斯女孩儿多萝茜及小狗托托被一阵龙卷风吹到奥兹国,为回到家乡,而展开的一场关于爱、勇气与梦想的奇幻冒险。在冒险途中,多萝茜与稻草人(渴望拥有聪明的大脑)、铁皮伐木人(渴望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狮子(渴望获得勇气)组成了寻梦探险小分队,他们患难与共,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如愿。

奇幻的冒险画面,扣人心弦的童话故事,令人爱不释卷 。

02全世界孩子都在看的经典童话

这套书精选的故事长期在各地流传,蕴含了全世界的人对生活朴素的理解:凭借善良和智慧可以战胜邪恶与强权;知足常乐、懂得分享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即使受到阻拦,也要勇敢追求爱情与梦想。

插画与故事配合,充分展现了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不同风情:俄罗斯的冰天雪地、加拿大的汪洋大海、日本的满树樱花、越南的斗笠长衫……为孩子打开了和其他文化对话的窗口。

在亲子共读中,这些故事对父母而言是回忆,对孩子而言则是传承。就算他现在不十分明白,也会在长大之后的某个瞬间再度想起,留下挥之不去的感动。

03赛车总动员2立体拼图轨道书

闪电麦坤的世界之旅

这是一本立体轨道拼图书。用立体的场景展现麦坤参加世界大奖赛经过的国家。主角麦坤是一辆可以沿固定轨道行驶的赛车,跑道需要自己动手用一节节轨道拼成,并穿过整个立体场景,将故事串联。全书共4个场景,每个场景可以通过立体、折纸等工艺拼搭。盒内装有1本立体书、1本故事书、1辆发条小汽车、24节轨道拼图、40个立体折纸。

穿越立体场景的轨道游戏,既可以让宝宝领略赛车故事中的美丽风光,还可以锻炼宝宝动手动脑能力。

04 幼儿启蒙成长暖心绘本

分册名:《小企鹅和小松果》《小企鹅找秋天》《小企鹅去度假》《小企鹅恋爱了》《小企鹅的大冒险》

我和男友偶然间看见了《小企鹅和小松果》的故事,当初只是草草翻阅故事,可读到结局时我们站在原地哭得像个婴儿。这本书不只是读给小孩子,更适合于想念着某人的人们。

──读者 贾克琳

《小企鹅找秋天》不是典型的万圣节或秋天主题的图画书,却非常有趣,年轻人和成年人都喜欢它。向萨里娜·允恩致敬,她创作了一本令人难忘的、充满爱的图画书!我坚持为我的孙女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她自己能读懂故事。

──读者 鲍勃

05 公主裙子的秘密

这本书以所有女孩最钟爱的漂亮衣裙为线索,串起22篇经典童话。但它的内涵却远远超过衣裙和童话。在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历代女性的辛勤与坚韧、自主与反叛。

衣裙可算女人最美的装饰,但真正的美丽来自她强大的心灵。这种内心的强大让《扎哈的梦想》中的扎哈为追求真爱不惜忍受孤独,也让驴皮公主毅然反抗父王无理的命令,披上驴皮远走他乡,甘心做最卑贱的工作。

06活了100万次的猫

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有100万个人宠爱过它,有100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是它连一次也没哭过,它先是国王的猫,然后又是水手、魔术师、小偷、孤老太太和小女孩的一只猫,但它活得浑浑噩噩,对一切漠不关心,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只属于自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

一部有关生命意义的伟大寓言,在日本被赞誉为“被大人和孩子爱戴,超越了世代的图画书,是读了100万次也不会厌倦的永远的名作”。

07失落的一角

一个圆缺了一角,它一边唱着歌一边寻找。有的一角太大,有的又太小,它飘洋过海,历经风吹雨打,终于找到了与自己*合适的那一角,它们组成完整的圆,但是圆却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歌唱,所以它轻轻放下已经寻到的一角,又独自上路继续它寻找的征途…… 这是艺术天才希尔弗斯坦的传世经典,是他*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希尔弗斯坦以最简洁有味的线条和文字,阐释了一则有关“完美” 与“缺憾”的寓言,令人们思索无限。行进中的它,行进中的自己,好不容易追寻到那失落已久的一角,却无法与自己一同前行。该失望?该快乐?该守候?还是该继续前行?

08爷爷变成了幽灵

这是一个温馨的鬼故事。爷爷舍不得离开心爱的小奥斯本,他没有变成天使,没有变成泥土,他突然出现在奥斯本的房间,坐在他的衣柜上。奥斯本不想让爷爷一直这样到处游荡、叹气。

书上说,人如果在世上还有事情没有完成,就会变成幽灵。奥斯本想爷爷可能是忘记了什么,于是奥斯本帮爷爷找,一面找,爷爷一面回忆起他的一生……最后你就会知道爷爷忘记的东西是什么了。

09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因为有爱你的人,一个人可以变得强大;因为有你爱的人,一个人可以变得温柔。宫西达也创作的“温馨恐龙故事绘本”能让人体会对方的感受,使人的心变得柔软,学会如何去爱。

这套绘本让我们沉浸在这个充满爱、善良和童真的世界里,抛开虚假的掩饰,共同体验和感受这种因爱和善良而生的幸福之感。绘本画面颜色鲜明、亮丽,作者用力度感极强的粗线条勾勒出一个生动的恐龙世界,并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它们的心理活动。文字与图画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将故事娓娓道来。在爱与被爱之间存在着循环往复的通道,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颗爱的种子。小读者在这套书中能体验爱与被爱的快乐,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真谛。

10母鸡萝丝去散步

佩特哈群斯的处女作《母鸡萝丝去散步》于1968年出版,是一本深受全世界儿童的喜爱美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图画则还讲述了狐狸追逐猎物却屡屡受挫的故事。

作品色彩明媚,故事幽默、简单流畅,悬疑的节奏、富有变化的情节,一直紧紧抓住孩子的眼和心。生动有趣的图画让文字活灵活现,让孩子享受故事时不知不觉也学到更多的“动词”。

宋之前有瓷器吗?

【文藏来答】唐代的制瓷技术就已经很成熟了~唐代最著名的可以说是长沙窑,即《全唐诗》《石渚》诗中的“石渚窑”。长沙窑自1956年考古发现,至今已有60年,期间考古新发现不断,尤其是窑炉遗迹、生产作坊遗迹以及大量窑具、瓷器标本的出土,全面揭示了长沙窑唐代中期发展、晚唐鼎盛、五代衰落的过程。

唐代长沙窑素地彩花卉纹碟

高4、口径15、底径5.8厘米,长沙窑遗址灰坪出土,长沙市博物馆藏。盘心作八边形露胎,其上用褐彩绘一双层花瓣纹。釉上彩是在底釉上再施一种、两种或多种其他色彩的釉,从而形成褐、绿、蓝、红等点状、条状、斑状或飘带状的图案。

唐代长沙窑釉上褐彩纹壶

高18.9、口径8.4、底径9.2厘米,1999年出土于长沙窑蓝岸嘴遗址,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表除底部外,均施青釉,釉面光亮。流所在一侧施褐彩,自口沿至腹底呈多条流釉状,具有写意画装饰特色。

釉下彩也是在化妆土上施彩,但在彩饰后还要罩一层透明青釉,早期多为单色褐彩,后逐渐发展为多彩,有褐、绿、蓝、红等多色。

唐代长沙窑釉下褐绿彩莲花纹碗 

高5.1、口径15、足径5.7厘米,2007年印度尼西亚征集,湖南省博物馆藏。碗口沿四周对称饰以褐彩斑块,碗心绘莲花纹。釉上与釉下相结合,即以釉下褐绿彩绘花草、蝶鸟,而大地、山石等则以釉下褐彩勾轮廓,再于釉上填涂蓝釉,色调明快,宛若天成。

喜欢我的文章吗?欢迎来【文藏APP】!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哦!

唐代长沙窑釉下与釉上彩花鸟纹壶

高22、残口径9.2、底径11厘米,1999年出土于长沙窑蓝岸嘴遗址,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表除底部外,施一层青釉。流之下的器腹部装饰釉下彩绘,用褐、绿彩描绘花鸟纹。腹底在釉下褐彩轮廓内,填以釉上绿彩(釉),表示山峦大地。

唐代长沙窑釉下彩鹿纹壶

高20.5、底径10.7厘米,长沙窑蓝岸嘴遗址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流下绘一只奔跑的小鹿,鹿双后足奋力腾起,动态十足。

唐代长沙窑釉下彩鹭纹壶

高21、口径9.1、底径10.7厘米,1999年长沙窑遗址出土,长沙市博物馆藏。流下方以褐绿彩绘鹭纹,鹭张开双翅,回头侧望身旁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栩栩如生。

唐代长沙窑釉下彩凤纹壶

高15、底径9厘米,1983年长沙窑蓝岸嘴遗址出土,长沙市博物馆藏。流下以褐、红、绿彩绘一只凤鸟站立于草丛之中。凤鸟头冠、羽翅、丽尾及部分草叶纹都以红彩表现。

再如植物纹,有的是一看便知的荷花、竹笋、菠萝与树木等,有的则还不能识别,统称为花草,它们既是自然生态的反映,也是古人审美趣味、文化观念与精神追求的体现,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唐代长沙窑釉下彩荷花纹壶

高19.7、口径9.9、底径11.8厘米,1983年长沙窑蓝岸嘴遗址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流下绘褐绿彩莲花纹,两侧宽阔的荷叶轻摆,其间一枝莲花绽放,色泽淡雅,格调清新。

此外,山水景物纹与人物纹也颇具特色,见有云纹、山水纹、茅庐纹、塔纹、竹林七贤人物纹、渔翁垂钓人物纹及侍女人物纹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民间绘画的特点与成就。

唐代长沙窑釉下彩山水纹罐

高20.8、口径12、底径12.7厘米,1983年长沙窑遗址出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腹部用褐绿彩绘两组山水图,山峦叠起,树木高耸,鸟飞其间。

唐代长沙窑釉下彩塔纹罐

高24.8、口径3.4、底径11.3厘米,长沙窑遗址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正面以绿彩绘七级佛塔,两边有树高耸入云。

唐代长沙窑釉下彩“君生我未生”诗文壶

高17.6、口径8.9、底径9.6厘米,1978年长沙窑遗址出土,长沙市博物馆藏。流下方则以褐彩书写有诗歌一首,诗文内容为“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唐代长沙窑釉下彩“住在绿池边”诗文碗

高4、口径13.5、底径5.3厘米,1999年出土于长沙窑蓝岸嘴遗址,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碗内釉下用褐彩题写五言诗一首。诗文为“住在绿池边,朝朝学采莲。水深偏责就,莲尽更移舡”。描写了当时人们采莲的场景。

长沙窑承袭本土岳州窑的烧造工艺与制作技术,造型和装饰融汇南北方各大名窑之精华,同时借鉴金银器、玻璃器、织绣、绘画、书法等其他艺术元素,产品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颇具浓郁的民间气息、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神秘的异国情调。

原文作者:杨俊艳文章来源:《收藏家》2016年10月刊《唐代彩瓷名窑 长沙窑瓷器艺术》《收藏家》官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