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山水教程图片欣赏大全,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的粉彩是什么样的工艺?

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粉彩的工艺是这样的:

粉彩山水教程图片欣赏大全

一,第一步是打料

打料是粉彩绘画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打料是把干粉黑料用适量的乳香油调和打磨成粘稠状的黑色油料,打好的黑料粘稠度要合适,油料里不能有干粉或打磨不细腻的料泥存在,要便于用勾线笔勾画线条使用。打料也是一门技术活,没有经验是不行的。

二,第二步是勾轮廓线和彩明暗调子

勾轮廓线是需要有好几年功底的师傅才能做到,勾线用的黑油料有一定的粘稠度,需要用勾线用的细长的毛笔樟沾脑油反复的采料,使毛笔内含满油料,再手拿毛笔在空中与无名指之间反复来回敲打,使泥料聚于笔尖上,便于勾线。勾好轮廓线后,就是彩明暗调子,为了不把勾好的线破坏了,需要放进电炉里800度左右低温烧制一次。出炉后,勾画的线就定型了,再彩明暗调子就可以了。彩好明暗调子还要用低温再烧一次来定型,方便下一步工作。

三,第三步是填色

填色的工艺是由不同的师傅完成的,也需要有好几年的功底才能把这个工艺活干好了。根据画面不同的色彩需要选择相应的色料,色料是用水调和的 ,把色料调和成合适的浓度 ,再用中等粗细的软毛笔沾色料均匀平涂在画面上,有时用到一种玻璃白的地方,还需要用煤油点润玻璃白,使玻璃白边上过度自然。等所以颜色都上完后,还需要罩填一层透明雪白色保护层,否则时间一长画面会被磨损。以上所以的工作全部完成就可以放进电炉内进行低温最后烧制一次。

以上工艺过程看似容易,但要做到操作熟练和色面平整,线条丰富多变且见功力,非三年五载不能见效。

我是陶尚客,把中国优秀陶瓷文化介绍给大家!

珠山小八友李明亮介绍?

李明亮 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20世纪30至40年代,安徽皖南人,擅长粉彩花卉、虫草瓷画,笔法细劲,工笔写意结合,画风清秀不凡,境味隽永,系江西“珠山小八友”之一。

李明亮所绘花卉、虫草有轻灵活泼之趣,特别在瓷面上尤显画面明朗秀润,质感浓淡相间,粗细有致,生趣盎然。时江西景德镇绘瓷风格多见为人物、山水、花鸟题材,可李明亮画技却独树一帜,他以双勾填彩之法,用工细清丽的笔墨在瓷面上表现花鸟虫栖花飞草之态,不但富丽明媚、雅致大方,而且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甚至达到“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效果,的确令人眼目一新。

为什么说玩粉彩比青花容易?

目前投资同治粉彩瓷器,特别是粉彩陈色瓷器具有升值潜力,收藏投资两相宜。其理由是:第一,这个时期民窑粉彩瓷器真品较多,对工薪族古瓷收藏者来讲相对容易,特别是对年岁比较大的收藏者,这些收藏品可能似曾相识,多少还有儿时的记忆,甚至祖辈留下的传承有序的一两件传家宝,自己有绝对的把握,也容易上手,不会有赝品之忧。

第二,同治粉彩器比同时期民窑青花器价格高,现有“一粉彩器顶三青花”之说。特别是陈设器最具升值潜力。

同治粉彩

第三,同治粉彩器最好能收集器型完整,造形独特,画工精细者。广东藏家吕公志强几年前收集到的清同治粉彩绘八仙人物六方形带梅花孔帽筒,是清帽筒典型器。据考,帽筒最早出现于清嘉庆,是官员在上朝之前休息时置花翎顶戴用的,六方形居多,身部留孔。便于散去帽里的汗气,也可用于熏香除臭。随清朝的没落,光绪后期到民国,逐步演变为家户人家的陈设器,以园型不带孔居多,已不具置花翎顶戴的功能。故这种式样的帽筒,特别是画工精巧的粉彩群仙人物纹帽筒,比同是粉彩的山水纹、花鸟纹价格高,比同类青花纹式的价格也高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