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雍正粉彩四方罐图片,民国时期瓷器底款有哪些?
大多数人收藏瓷器,喜欢看底款,为什么?由于底款不只是一种识别方式,而是一种价值的展示。举例来说,底款是乾隆和元朝,其市场价值不同,因此,我们在进行瓷器收藏的时候,要看下底款这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那么,民国瓷器的底款都有哪些呢?现在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至清末民国时,中国瓷器生产已十分困难,尤其是当时大家没有好的创意,所以大多仿古。于是,市场上大量出现了一些仿古瓷,这种瓷器虽然制作精良,但由于是仿制品,所以在现代还真不值钱。然而,民国时期文人画瓷器的风潮逐渐盛行,文人在瓷器上的作画、写稿、印刷,都成了一种潮流,给民国时期的瓷器带来了新的生机。那么,民国时期瓷器底款有哪些?
1、堂名款
也就是用瓷器主人的名字或画师的堂名、庐名、室名、轩名等作为款识。这类瓷器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就有收藏,有居仁堂、静远堂等,十分丰富。而其中声名显赫的是居仁堂,之所以如此的有名,因为它是袁世凯的堂名,此外,徐世昌的静远堂也非常的出名。另一些是仿照清代,另一些则已无人考证。
2、人名款
顾名思义,是以人名作款识,这个也是民国时期瓷器的一种十分常见的款识,相当普遍。「民国十七年景德镇彩瓷产业有一千四百五十二户」,即民国时期彩瓷产业有许多人,其中不乏精巧之人,如珠山八友、景德镇红店艺人等,彩瓷产业价值极高。
3、厂名款
用作坊、厂商字号作为款识,也是民国时期瓷器上常用的款识。一九一○年以后,景德镇出现了许多新窑,取代了清代御窑,给当时的瓷器发展带来了活力,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创新之美。
4、纪年款
以干支纪年为款识,在民国时期也很普遍。
5、仿古款
景德镇在民国时期大量仿古瓷器,即使是在当时的仿古工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可见当时仿古风气的盛行。这一时期的仿古瓷器,在技艺上都非常的高超,甚至可以说是以假乱真。
尽管民国瓷器只有38年的历史,但是,许多精美的瓷器,特别是带有款识的民国瓷器,不但色彩艳丽,时代感极强,同时也为现代人考察研究当时的瓷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
民国时期瓷器图片及价格:
1:1940年作汪野亭-粉彩开光《深林古寺枫林晓露》图灯笼尊,尺寸:高50厘米,估价:RMB 1,500,000 ~ 2,000,000,成交价: RMB 2,242,500 ,成交时间: 2018-07-08 ,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题款:庚辰春月,仿耕烟大意,奉汝坤团长大雅德政,野亭汪平书画。仿乌目山中人画意,于珠山平山草堂,汪野亭敬绘钤印“平山”、“汪”、“野亭”。款识:“潘氏珍藏”四字双行篆书款。
2:民国新彩木兰从军故事灯笼瓶,尺寸:高31.8厘米;口径6.5厘米,估价:RMB 1,900,000 ~ 2,600,000,成交价: RMB 2,240,000 ,成交时间: 2014-11-16 ,拍卖公司:成都市金沙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 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王大凡“希平庐”款。唇口,束颈,折肩,直腹,腹下部内敛,底部为圈足。以新彩绘木兰从军故事,人物形象刻画生动,表现了花木兰的英勇战斗形象。色彩丰富艳丽,人物生动传神,底款“希平庐”红彩篆书款。为民国瓷力作。
3:民国粉彩花卉纹长颈瓶,尺寸:34.3厘米,估价:RMB 400,000 ,成交价: RMB 2,240,000 ,成交时间: 2015-05-22 ,拍卖公司:天津文物,拍卖专场:2015春季天津国拍“天津文物”专场。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圆口微收,形若唇状,直颈较长,溜肩,鼓腹,高圈足外撇。口沿描金,颈上部饰一周较宽的珊瑚红地轧道纹带,其上绘粉彩宝相花,花纹带上下分饰黄地粉彩如意云头纹和松石绿釉粉彩朵花纹。腹部以红、黄彩绘或展开盛放的花卉、或含苞待发的骨朵,枝干旁逸斜出,草叶随风摇摆,满目春色,生机勃勃。胫部饰松石绿釉粉彩朵花纹,足墙亦饰珊瑚红地轧道粉彩宝相花带,其下饰一周蓝彩回纹。
4:王琦封燕然山铭·粉彩四方瓷瓶,尺寸:高30厘米;长12厘米;宽12厘米,估价:RMB 1,200,000 ~ 1,600,000,成交价: RMB 2,185,000 ,成交时间: 2017-10-20 ,拍卖公司:江西省华逸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中国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
5:民国王琦、江野亭合作粉彩山水人物四方笔筒,尺寸:高21厘米,估价:HKD 380,000 ~ 450,000,成交价: HKD 2,180,000 ,成交时间: 2010-12-01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此器集珠山八友两位大家王琦和汪野亭的作品而成,底落王琦「匋匋斋」印款。王琦描绘人物细腻,笔法潇洒奔放,加入了西方绘法,创造了自己的风格,人物描写形神兼备。汪野亭以青绿山水为主,玩墨于山水之间,高山巍峨,林木葱茏,悠悠飞鸟、渔人、高仕翱游于不食人间烟火的山林之间,令人心旷神怡。
6:汪野亭民国粉彩山水葵口瓶(一组两件),尺寸:高25厘米×2,估价:RMB 1,200,000 ~ 2,000,000,成交价: RMB 2,070,000 ,成交时间: 2018-06-15 ,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春季拍卖会。
此二瓶薄胎,葵形撇口,长束颈,圆肩深腹,圈足,足底外撇,造型端美,做工细致,釉色白洁。瓶身通景绘制山水图,秃笔所绘,构思完整,布局讲究,设色苍郁,气势雄浑。但见画中苍山雄壮,峰峦迭起,枯树斜欹,虬枝招展,红叶点缀其上,秋韵正浓。扁舟一叶,泛于湖上,风帆张满,顺风而行,寄怀山水之间,意境幽逸。真可谓江上独舟孤帆飘荡,岸边草屋淡泊人生,画意尽抒文人逸兴,乃汪氏真迹佳品。
7:民国(1929年)作王琦粉彩人物瓶,尺寸:高16.5厘米,估价:RMB 1,400,000 ~ 1,600,000,成交价: RMB 1,955,000 ,成交时间: 2017-09-03 ,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四季艺术品拍卖会。
此件拍品蓝耳,胎釉细腻,为民国时期最上乘之胎釉,描绘的是一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中国文人士大夫归隐山林的美好愿望。人物面部粉彩头子技法,整个画面行云流水,配以长题,诗书画印俱全,为王琦晚期刻画人物的佳作。
8:民国徐仲南粉彩人物瓶(一对),尺寸:高15.5厘米,估价:RMB 1,600,000 ~ 1,800,000,成交价: RMB 1,955,000 ,成交时间: 2017-09-03 ,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四季艺术品拍卖会。
此对瓶器型秀长典雅,上下青花边饰工整,青花发色纯正,胎质细腻,如玉似绫。构图简单,以少胜多,大量留白,留下无限想象空间。人物形象生动,衣褶圆转流利,风格清朗简约。此瓶造型秀美,设色淡雅,笔墨精妙让人回味无穷,成对更为难得,把玩不忍释手,实属收藏佳品。
国家宝藏节目中出现的27件国宝?
妇好鸮尊。
看到“在商朝人们把猫头鹰视作战神”这句话,立即让人联想到古希腊的女神雅典娜。
为什么呢?
因为雅典娜正是希腊的女战神,她的圣鸟正是猫头鹰!
在希腊神话里,雅典娜的经典形象是头戴金盔,左手持盾,右手持矛,肩上站着一只猫头鹰。
而我国出土的这件妇好鸮尊呢,它的主人同样是位女性,身兼大祭司和女战神之职,名字叫妇好!
古希腊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商朝是东方中华文明的源流,他们同样拥有一位女战神,而且都和猫头鹰有关,这也许是种文明的巧合,又或者不约而同在那个时代都有着猫头鹰崇拜!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把猫头鹰视作不祥之物,然而在世界各地,很多国家和地区恰恰相反,把猫头鹰看成是好的征兆,如今妇好鸮尊的出土,证明了在中国古代,同样有着猫头鹰喜爱(或者崇拜),这填补了中华图腾文化的一个空缺,怎么能不让人欣喜和惊讶呢?
看看世界各地,有哪些是喜爱猫头鹰的。
在希腊,自然不必多说,战神雅典娜的圣鸟是猫头鹰。
在日本,猫头鹰被认为是福鸟,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就是四只猫头鹰。
在俄罗斯,猫头鹰常常是智慧的象征。
在中国台湾,阿美族相信猫头鹰是送子鸟,邵族认为猫头鹰是吉祥鸟。
在西方很多国家,猫头鹰都是作为智慧的象征,在《哈利波特》一书里,有一只白色的猫头鹰。
有一首英文诗,叫《A Wise Old Ow》,这样写道:“A wise old owl lived in an oak,The more he saw the less he spoke,The less he spoke the more he heard,Why can't we be like that wise old owl?”(译文:一只智慧的老猫头鹰生活在一棵橡树上,越看得多,便越说得少,越说得少,便越听得多,为什么我们不能像这智慧的老猫头鹰一样?)
而在中国,《诗经·大雅·瞻印》里说猫头鹰:“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庄子说猫头鹰:“鸱得腐鼠,鹓鹐过之,仰而视之曰:‘吓!’”,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猫头鹰:“不孝之鸟也。日至,捕枭磷,从枭头在木上。”白居易作诗《凶宅》有“枭鸣松桂枝”一句,此等例子,不胜枚举,猫头鹰多被视为不祥之兆,大凶之兆,即使在民间也是如此。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中国更早的时期,竟然有着一段对猫头鹰的喜爱(崇拜)时期。
真的是非常特别,让人很是惊奇。
这件妇好鸮尊,外观看起来真的是太精美了,所刻的猫头鹰形象威风凛凛,不怒自威,昂首挺胸,傲然而立,生动鲜明,看起来勇猛威武,和它的主人妇好的身份完美契合。
妇好,商王武丁妻子,在出土的甲骨文里记载着妇好的事迹,她是一位祭司,经常主持祭天地神明祖宗的的祭典,又是女占卜师,不仅如此,她更是一位女战神,多次带兵出征,某次竟然带兵达万人多!
想象一下三千多年前,一位女子,既是祭司,又是战神,征讨四方,巾帼不让须眉,飒爽英姿,怎么能不让后人为之赞叹呢!
后来再查阅一些考古资料,发现原来在夏商等离我们较远的时代,的确有着以猫头鹰为图腾的崇拜的:
例如陕西华县太平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陶鸮鼎,墓葬主人同样是一位女性;
同时期的仰韶文化文物还有一些以猫头鹰为原型的器物;
内蒙古红山文化出土了很多以猫头鹰为原型的玉器,玉鸮等;
中国鸟类学会副理事长马鸣综合214份调查猫头鹰的问卷发现,在中国一些少数民族,仍然有把猫头鹰视作吉祥鸟的,例如哈萨克族,会佩戴猫头鹰的饰物,认为其象征着勇敢,坚定等。
猫头鹰在妇好那个时代,甚至在今天的一些地方,仍然被视为吉祥的图腾,这实在是中国文化里的另一种特别的存在。
所以,这二十七件文物里面,为何妇好鸮尊最让人喜欢呢?因为它:
造型精美,威武霸气,刚柔并济!
它隶属的女主人妇好,乃是不亚于男子的女战神,让人神往!
独特的猫头鹰图腾崇拜,在中华文化里非常独特!
猫头鹰同样是希腊女战神雅典娜的圣鸟,东西方文化在这里达成一致,让人称奇!
还有,它的守护者加分!
古代女子的闺房里都有什么?
古代女子闺房中有什么东西。答有下列几件物品,它们分别是。
1、胭脂盒胭脂盒,古代女子用来盛放胭脂、香粉的盒子,材质非常多,属于古代女性闺房必备之物。
2、手帕手帕手帕是随身携带之物,可随时抽出,女人则侧置于胸胁,其用途较男子更为宽泛,颦笑时以帕遮口,更添几分妩媚娇羞。
3、梨花镜子所谓“梨花镜”,是闺中的女儿化妆打扮,美化自己的必备之物,以看到自己美丽的容颜。所以,每个女孩的闺房中都有一个,并且从在汉开始,人们就开始用铜镜作为男女爱情的信物,以取“心心相映”之意,“朝夕相伴”来互相赠送。
4、梳妆台女子静坐在典雅的梳妆台旁,
轻轻地梳理头发,看着镜子中的容颜,
一种欲语还休的惆怅漂浮在空气中,
嫣然一笑更是倾国倾城。
这种充满女性特质的家具,
因“春闺怨慢”而被赋予诗意色彩,
也因其“匠心巧思”引发我们
对古代生活的无限向往。
5、梳篦栉为梳篦之总名,从木节声。”所谓“梳篦”,是古代女子,梳理头时的必备之物。一般是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成。齿稀的称“梳”,梳理头发时用;齿密的称“篦”,清除发垢用。并且,也是做工非常精致讲究的
6、席子可能听到这个名字,你会感觉到很神奇,象牙居然也可以做成席子,古代的人可真是奢侈啊,它可是是慈禧的最爱。象牙席不仅价钱昂贵而且还遭到皇室贵胄的哄抢。因为象牙席做工精巧,而且在夏天更是一个解暑神器。在唐朝的时候,因为它过于奢侈,所以被统治者列为禁物。但是在慈禧太后执政的时候,她对于自己真的是穷尽极奢,在她发现有这么一件宝贝的时候,拿出来使用。
7、红肚兜所谓“肚兜”,也是古代女人最不可少的一件私人物品,一般都选用红颜色的,因为红色代表喜庆,。并且,像肚兜这类隐私的东西,在大街上没有售卖,都是由女子自己亲手做成的。红肚兜,一般都是由三层布料做成,可以在上面绣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所以它也属于中国传统女性服饰中的一种,所以是女性一件私密用品。
8、便溺壶便溺壶,是女子便溺用的工具,特别是在夜间,古代女了要行便,是不会外出的。这个私密用品,也可以追到西周时期,它当时的产生,是为了保护女性隐私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到了冬天女性上厕所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在房中准备好女用便溺壶,在闺房中的女人就再也不用穿好衣服出门只为解决一小会的内急,同时也减小也夜间外出的不安全感。
9、月事带所谓“月事带”,就是古代的女子的例假用具,是古代女子最隐秘的私人用品,跟现代女子所用的卫生巾差不多。但是,她们的这种“月事带”,跟我们现代的内衣内裤一样,并非一次性用品。用过一次后,就要马上清洗,晒干后,备用。
10、女子专用坐便器这是古代大户人家小姐专用的“马桶”藏匿于闺房隐蔽之处。
11、洗澡盆还有一件东西那就是洗澡盆。
爱干净是大部分女性的特点,
古代女子亦是如此。
她们一般会将这种木质澡盆放于闺房之中,
再用屏风帮助遮挡,
为了就是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
12、屏风还有就是小姐闺房中的屏风,
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东西是“床”。
13、小姐卧床小姐休息的卧床。
以上是小姐闺房几件东西,谢谢大家。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