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釉瓷器价格,高古青釉辨别特征?
高古陶瓷主要是元以前出土的陶瓷器,由于是土中而来,自然会留下明显的出土痕迹,其中表面的土斑就是最主要的特定依据。本文将介绍土斑的特征和釉面胎体变化。
一、高古瓷釉面土斑
高古陶瓷受土壤中这些化学元素和侵蚀以及地温的影响,釉面产生开裂和腐蚀。开裂、腐蚀的胎体表面大量吸收泥土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随着时间逐渐粘积在胎体上,会形成“土斑”。土斑有两种,一种称“蚕卵斑”,成颗粒状,像桑蚕产下的卵子一粒粒聚结在一起,大面积在陶瓷器表面形成。这种土斑粘积度极强,用手指剥除不掉。蚕卵斑形成与土壤中矿物质成份比例高有关,比较容易在低温度陶器上产生。另一种称“蚯蚓屎斑”,成条形曲线状,形状尤如蚯蚓的屎,细而弯曲,小面积地粘积在陶瓷表面。有“蚯蚓屎斑”的器物,在出土前周围土壤所含有机质比矿物质成份比例高,器物本身釉面抗蚀程度强。高温釉器物及在黑杂土中的器物,都会产生这种土斑。
二、高古瓷釉面特征的变化
瓷器釉面系玻璃相,古瓷因地球引力和氧化的长期作用,釉面物质会重结晶并玻化脱变为类云母状物质,此为脱玻化现象,同具钙化迹象,釉面宝光内蕴,其状如蒙了层塑料薄膜,有种油润的玉质感,有的会象宋代哥窑釉面那样发出酥油光。积釉处会因釉层肥厚质变而呈果冻状。有的古瓷积釉处,能发出盈盈湖绿色,恬静飘逸,给人以美的享受,凡古瓷釉面用手抚之一定有种细腻软滑的质感。
古瓷釉葯是由数种物质组成,古瓷在地下年代久远会发生氧化质变,尤其处潮湿、高湿或液态环境中,釉中的易中和易溶解物质也会流失。由于重结晶及重度脱玻化质变釉面会出现糠状脱玻化莹透立体状,简称糠玻透晰现象。此现象易发生于器物口沿、棱角、足底及胎釉结合处,及土壤接触面等相关部位,这种“透晰”与高古玉的通透立体现象颇相似。
古代釉药熔点低于现代釉药,在窑内煅烧时因釉药流动,古瓷釉面凸处釉薄易显现地色,既胎或化妆土之色,凹处积釉现象明显。新瓷釉面失透,流动性差,绝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古瓷这种苍老幽深的质感状态给人以视觉上的异样感受;用十倍放大镜观察效果最好,晶莹剔透,丝状如网,有幽深玄妙之感;用显微镜观察,釉面气泡萎缩,边界粘稠不清,云蒸雾绕变幻多姿;釉层较薄的釉面显微观察虽无起伏佚荡之质感,但釉面肯定会伴有其它质变现象;新瓷显微观察质感平和单调而无变幻之美。 宋代前的古瓷多见玻璃釉者,其实是因年代久远釉面玻化透晰所至,并非制作时有玻璃釉这一品种。
古瓷有铅釉、石灰釉、干粉釉、盐釉、石灰碱釉等多种,分液态和干粉态,因原料比例熔化温度及釉层厚薄不同,玻化后透明度也不同,文博界一般认为石灰碱釉始自南宋龙泉窑,笔者认为石灰碱釉应始自北宋早期,手中有北宋官窑器物的朋友可能会支持这一观点。当然,做为新观点的确立还有要经过否定、论证、认同的过程。其他釉类自商周起一直相继沿用并不断优化改良。
瓷器是由原始瓷发展而来,自商代出现原始瓷一直到东汉才完成由原始瓷向瓷器的过渡,原始瓷釉层薄且常凝聚成芝麻点状。早期的釉色以青、青黄、青绿、黄绿、绿褐、或茶叶末等色为主,但釉色质量一直处于不断改进优化的过程中。如白釉自北朝已出现,真正烧制成功却在隋代;红釉一般认为出现较晚,古瓷中较少见,其实唐代越窑、耀州窑就有偶尔窑变而成的棕红器物;疑似五代柴窑器物中的红釉发色已很平稳,显然已受人掌控是较成熟的工艺了,但它却随着柴窑工艺失传而中断,当然这一观点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认可;总之古瓷釉面发色是由偶然向必然逐渐优化改进而来的。釉色以纯净、悦目、细腻、均一为上,古瓷发色多为过渡色,纯正者相对较少,釉色纯净悦目器型端庄精致者定为上品。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六出筋碗现在值多少钱?
谢邀!都知道近些年,耀州窑的瓷器飞涨。耀州窑窑址在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一带。耀州窑始于唐,盛于宋,延及金元,直到明代还在烧制瓷器,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棵常青树。
当时所烧造品种十分丰富,五代时期开始则以烧造青瓷为主,其青翠莹润的釉面和精致优美的造型,并不逊于当时声名显赫的越窑青瓷。像这种稀世珍品价值没有准价,出手方式不同,代表价值不同,具体还要请更专业人士品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窑变釉瓷器拍卖价多少?
在五彩缤纷的颜色釉中,窑变釉瓷器显得十分独特和奇妙。近年来,窑变釉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开始逐渐上涨,目前,成交价过百万元的窑变釉瓷已达到12件。2004年,在“飞鸿阁藏瓷”单色釉专题拍卖中,一件清乾隆窑变釉莲蓬口瓶获价165万元,是该专题拍卖成交价的一件。2005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件高17.4厘米的清雍正窑变釉贴浮雕螭龙尊估价150万至200万港元,成交价达258.4万港元,是目前窑变釉瓷器中的价。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一件清雍正窑变釉三牺瓶拍得224.8万港元的高价。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单色釉瓷器逐渐被藏家所看重,窑变釉这种独特的单色釉瓷也具有极大的收藏投资价值。窑变早在唐代以前的青釉瓷器上即偶有出现。最初,窑中出现窑变曾被视为不祥,尤其是官窑中出现窑变,往往被砸碎。明代时,人们还是无法预测窑变的发生,因此窑变被认为是“怪胎”,统统销毁。清以前景德镇窑偶尔烧制出来的窑变釉瓷也是多被捣毁。
窑变釉部分成交价格:
拍品名称—————— 成交价(万)——成交日期
北宋 钧窑窑变釉大花盆——4200.00万——2009-12-06
清雍正 窑变釉弦纹瓶——1230.00万——2013-05-29
清雍正 窑变釉三弦纹双耳瓶——963.00万——2013-05-29
清雍正 窑变釉三羊开泰尊——747.00万——2014-12-09
窑变釉像不像是一位温婉古典的气质美人-这位美人以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效果在瓷林独树一帜、卓尔不群。拍卖场上从来不乏窑变釉的身影,这位气质美人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一直保持比较平稳的价格走势,也深受藏家的青睐。价格均在百万至千万间,过千万者比较少见,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雅趣流芳——陈玉阶珍藏中国艺术精品”专场上,一件清雍正窑变釉弦纹瓶以1023万港元成交, 在“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中,一件清雍正窑变釉三弦纹双耳壶以963万港元成交。
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在建窑和耀州窑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后世至今无人能仿造。
最珍贵的七种瓷器?
1.秘色瓷。
秘色瓷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无中生水”。在光线的照射下,叠内明澈清亮、玲珑剔透,像盛着一泓清水,让人叹为观止。
2.汝窑
汝窑是被大众周知的珍稀瓷器。
汝瓷以玛瑙为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3.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4.成化鸡缸杯
成化斗彩,独步天下,一直被模仿,从未超越。
5.天字罐
天字罐属于明青花,以明成化时品质最精。
6.曜变天目茶碗
曜变天目茶碗是南宋时期福建建安水吉窑出品的一种黑釉建盏。
7.柴窑
这是最富传奇色彩的瓷器,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所以命名为柴窑。
柴窑出产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
绿松石釉最早出现在什么年代?
应该是松石绿釉,这是一种瓷器
瓷器釉色名。亦称“秋葵绿釉”。松石绿又叫秋葵绿,是清雍正时期创烧的绿釉新品种。
现代配方系用硫酸钡、碳酸钙、硼酸等配制而成。其呈色为淡黄色中微微发绿,与绿松石色泽相似,故名“松石绿”。
具体时期无法考证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