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瓷器最贵,价值230万的杯子?

价值230万的可能价值在艺术品文化收藏这块。

比如最著名的鸡缸杯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烧造时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宫廷,次品则被销毁,因而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宁存成窑,不苟富贵。”另在《万历野获篇》中则有“成窑酒杯,没对至博银百金。”成化官窑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见一斑。

自明代以来,鸡缸杯便被视为千金难买。成化鸡缸杯曾于1980及1999年拍卖,均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类似在1999年在香港苏富比上拍出2917万港元,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鸡缸杯,即饰子母鸡图之盛酒小杯,环绘公鸡偕母鸡领幼雏觅食。子母鸡图,早兴于宋朝,然画于瓷上,则从成化开始。由于鸡缸杯色彩缤纷鲜明,绘画率真可人,被业内称为神品。

2014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举行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会,估价为2-3亿港元的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成为本次拍卖的焦点。此次明成化窑鸡缸杯估价为2亿至3亿港元,为估价最贵的中国古代瓷器拍品。该鸡缸杯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伦敦收藏家Leopold Dreyfus 夫人收藏,此后被玫茵堂珍藏。此件拍品从中午12点20分左右开拍,起拍价为1.6亿港元,在经过八口竞价后以2.8124亿港元成交,买家为上海藏家刘益谦。

最后,我们说到喝茶,这鸡缸杯也就是皇帝喝过的,可能带点帝王之气,。比起普通茶杯也许你用来喝茶的时候会格外小心,生怕手一抖摔了,仅此而已……

中国什么瓷器最贵

什么东西涨价最厉害?

要我看,是“人情”(消费)涨价最厉害。

三十年前,农村红白喜事随份子钱几元就行,现在几百块也很难拿的出手。

我清楚地记得,三十年前,我们村里有人家老人去世,乡邻们去烧纸祭典,随个5元,10元的就行了,而现在至少也要三五百元,涨幅近百倍。

我堂哥九零年结婚时,普通亲友随礼大多都是三十五十的(有的甚至逮一只老母鸡或者送上几十个鸡蛋也就算随礼了),至亲随礼也就八十一百的,现在呢,普通亲朋随礼也要三五百,至亲动辄上千。我侄子做十岁生日,我作为大伯随礼三千。我女儿上大学时,我弟回礼也是三千。平时我的同学朋友家有红白喜事,我随礼也都是起底五百元,一年之中随礼总要个一两万,真是“人情大似债”啊!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物价上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物价的上涨远远超出人们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是不正常的。三十年前,几元钱可以买一件衣服,现在几百元也买不到像样的衣服。

最明显的是物价。猪肉几十年前三五毛钱一斤,人们也吃不起,现在30元一斤也不得不吃。我们常用“白菜价”形容某件东西价格便宜,现在你以为白菜便宜吗?不然就不会有“蒜你狠”“糖太宗”之类的流行语了。

几十年来农村的生产资料价格翻了十几倍,但粮食价格涨幅却很小。化肥从原来的十几元涨到现在的一百多元。九十年代初我们这里水稻价格就是一元左右,现在也依然是一元多一点(今年1.3元),谷贱伤农,这也是大量农民宁愿抛荒出去打工也不愿种田的真正原因。

物价大幅上涨是与中国的市场经济有关的,以前计划经济条件下,一切物品价格是政府制定的,现在改革开放了,绝大部分物品都市场化了,价格由市场决定,这反映了供需矛盾的问题。

中国是个讲究人情关系的国家,所以说,几十年来,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情”涨幅最大。

花的最大的价钱是什么东西?

其实玩一般的收藏,不想出人头第是花不多少钱。随着玩收藏时间的加长,一般的普品以经看不上了。要是想玩出惊喜,必须得上重器上大件。上大件就要花大钱。我包工程近三十年,工程越包越大,钱也越挣越多,买的藏品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贵。几十年没少挣钱,除了出嫁两个女儿共花了不足三十万,盖了幢四百多平米的楼房,买了辆面包车共花了有三十万,存款有点,但不象外人猜的那么多。具体多少保密。其余全部买藏品了,大件有几个很贵。最贵的藏品具体花了多少钱?连我对象都没给她说实话,你认为我能给你说具体花多少钱吗?还是看看藏品吧。

我家有个瓷器碗?

器形规整,包浆浑厚,釉光内敛,老旧状态自然,金丝铁线及底部特征明显、到代。

至于香味,或来自墓葬环境,或长期装过带某种香气的物件,此实难考证。

好东西,值得拥有。

以上个人浅见,参考!

附几张拍卖公司拍品图片,供参考、对照、学习!

(宋•哥釉鱼耳炉)

(宋•哥釉斗笠碗)

(宋•哥釉花觚)

(宋•哥釉方形洗)

(宋•哥釉葵口洗)

(元•哥釉直颈瓶)

(十八世纪仿哥釉桥耳炉)

(清•仿哥釉瓶)

(清•仿哥釉水洗)

@九思堂笔记(图片来自网络)

天津瓷房子拍卖估价高达98亿?

@眼睛四周,原创作品!

对于楼主所说的这栋“瓷房子”,笔者经常从这里路过,有好多游客前来观看,包括笔者也进去参观了,瓷房子门前往往是排成长龙,好不热闹。这里已经成为天津的一个地标建筑了,路口有相应的指示牌!下面我就来说说这栋建筑!

一、建筑的外貌!

所谓瓷房子肯定都是用瓷器所建。

二、瓷房子内部景象!

三、瓷房子墙壁细照!

四、房子的瓷器组成!

瓷房子使用了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四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盘和古瓷碗、300多个瓷猫枕、300多个汉白玉唐宋石狮子、300多尊历代石雕造像、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

瓷房子上镶嵌的7亿多块瓷片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几乎官窑、民窑的所有门类都可以在墙上找到,而且都用水泥内部浇注,并用大理石胶粘连固定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守在瓷房子地道入口的是一对非常独特的石头门墩,它要比常见的门墩高出很多,最上面有一对小狮子,墩的四面石壁上也都雕刻着各不相同的图案,有人物、树木,有花草、山水,分别组成一个个的场景。

一条长768米、宽0.8米的巨型瓷龙盘旋在“瓷房子”屋顶。

五、地理位置!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离步行街、东站,海河很近。

六、房子的主人!

张连志,男,1957年4月4日出生,籍贯:天津,民族:汉,学历:MBA硕士。张连志既是商人,也是收藏家、艺术家,因粤唯鲜酒楼而驰誉商界,因文物收藏而海内外知名。

七、建造的缘由!

瓷房子的前身是栋法式小洋楼,系20世纪20年代后期所建,为砖木结构的4层楼房,欧洲公馆式建筑,有意大利式外廊,为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经查,该房系近代中国外交家黄荣良故居。

2002年9月,张连志斥资3000万元将一座百年小洋楼买下,决定将它改建成一座瓷楼,弘扬中华民族的瓷文化,建一座瓷文化的纪念碑。

最初,张连志只是想着把屋檐贴上瓷片就够了。2005年,张连志出席天津出席亚欧财长会议的的时候,到华蕴博物馆吃饭,被一面镶嵌了古瓷碎片的墙给震慑住了,受此启发,张连志于是想,如果把房子全部贴上古瓷,效果可能会更惊人。于是他把收藏多年的唐三彩、宋元官窑、明清珍品全拿了出来,变成了举世无双的建筑材料。

2007年9月3日,瓷房子正式对外开放,马上成为天津市的地标建筑。2010年9月23日,美国《赫芬顿邮报》评选出全球十五大设计独特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美国丹佛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等悉数上榜,其中,瓷房子成为中国唯一上榜的博物馆。2007年9月,瓷房子正式对外开放到2014年,张连志一直在对瓷房子做不停的补充,最近的一次是在2009年1月完成。

总结:哎、经常看到的瓷房子要拍卖,万一真的被买走,用于在开发那就惨了。希望没看到过得朋友们去看看,很好的一栋建筑,很精美。希望这次只是炒作。加油,美丽天津!

希望能帮助到楼主!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

关注@眼睛四周,给您一个不一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