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瓷器图片水仙盆,科学真的能断古玩真伪吗?
科学真的能断古玩真伪吗?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回到话题上来。
科学真的能断古玩真伪吗?
“科学”当然真的能断古玩真伪,如果“科学”都不能彻底解决古玩真伪的问题的话,那么“伪科学”、“假科学”、“非科学”、“不科学”与“反科学”的学说、学术和学问就更没有解决判断古玩真伪的问题了,难道不是吗?
这里最关键的是对“科学”的理解与把握 的问题,“科学”绝对不是指“科学仪器”、“科学概念”和“科学旗号”,而应该是指“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路径,“科学”的方式,“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体系,“科学”的系统以及“科学”的思维、“科学”的程序、“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的结论。
现在很多人当发现“传统宏观特征鉴定法”的荒谬、荒唐与荒诞之后,便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转而相信那些打着“科学旗号”,宣扬“科学概念”,推销“科学仪器”的另一类更极端、更片面、更偏颇、更混蛋无比的所谓“科学主义的鉴定法”,其结果只能是更为凄惨。
所谓“科学”:1、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2、合乎科学的。由此可见,“科学”是指知识体系而绝对不是什么“科学仪器”“科学概念”和“科学旗号”,没有大数据支撑的所有所谓的“科学”都是非科学、不科学甚或是反科学的。
“科学”没有捷径可走,“科学”并非越前沿、越新颖、越新奇越好,只有最实用、最能解决问题的才是最好的、最“科学”的,对此,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清醒而又清晰的认知,不可盲目相信那些天花乱坠的“科学仪器”“科学概念”和“科学旗号”,以免上当受骗。
上几件古玩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大明宣德年制”錾刻双方框六字单行篆书款神级臻品紫铜洒金自在观音坐像。
北宋官窑鼎盛期神级臻品天青釉四云足椭圆水仙盆。
北宋汝窑鼎盛期清凉寺窑神级臻品天青釉五芝麻钉弦纹三足小笔洗。
为什么有人一看到民间收藏品就喊假呢?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
为什么有人一看到民间收藏品就喊假呢?
这是因为如下几大原因:
第一点,中国没有关于所有收藏品鉴定的统一一致的鉴定依据、鉴定尺度、鉴定标准甚或是鉴定步骤、鉴定规则与鉴定规矩,致使鉴定的随意性、主观性、任意性太强烈,再加上“经济知识”盛行,“学腐帮”“师腐帮”与“吃屎帮”横行无忌。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明确规定拍卖方没有保真义务,导致整个拍卖系统和古玩古董鉴藏业没能形成求真务实之风,人们只注重话无权,而根本不关心说话之人是否有说话的资本、资质与资历,只要是有名、著名之人哪怕他本身是个狗屁,说出话来也有人奉若珍宝。
第二点,中国没有实行收藏品鉴定的鉴定者必须对鉴定结论终身负完全法律责任的“鉴定师制度”,所有的鉴定结论皆如狗屁 ,只要给钱,假的可成真的,不给钱,真的一律是假的,同样东西,反正我说真就真,我说假就假,咋的,就这么张狂,就这么牛逼,没人说,没人管!
所有鉴定都围绕着如何骗人、怎样骗钱来展开,都说“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谁让你根本就没有人监督呢?谁让你根本没有人会监督呢?谁让你根本没有人能监督呢?谁让你没有人愿监督呢?谁让你没有人敢监督呢?
第三点,以片面、偏颇、偏执著称,以主观、自私狭隘为标志,以“有罪推论”为思维前提,以“嗜痂成癖”“刻舟求剑”“按图索骥”“削足适履”为特征的“传统古董宏观特征鉴定法”,大行其道,独享古董鉴定之话语权。
所有“宏观特征”都是非本质、无规律、可复制的外在表象,根本就不可以作为鉴定的依据、标准、尺度与规则,否则就会犯“认真成假”与“认假成真”的双重错误而不可自拔,其鉴定结论的可靠性几乎为零甚或为负数,所以才会有“有人一看到民间收藏品就喊假”的事情发生。
总而言之,由于没有最根本的法律约束,也没有最基本的规矩、规则与规范的约束,甚至没有统一一致的依据、标准、尺度的规范与约束,无知大众层,无知领导层,无知学术层出现无知真空,才会出现“有人一看到民间收藏品就喊假”的奇葩之事发生。您以为然否?
上几件收藏品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北宋汝窑鼎盛期清凉寺窑神级臻品月白釉五芝麻钉六云足双系板沿匜。
北宋官窑鼎盛期神级臻品天青釉四云足椭圆水仙盆。
北宋哥窑鼎盛期神级臻品灰青釉金丝铁线纹出戟小花觚。
北宋钧窑鼎盛期神级臻品内外玫瑰紫釉白色凸起和平坦式蚯蚓走泥纹笔掭。
北宋定窑鼎盛期神级臻品白釉划刻花卉弦纹猴耳盘口瓶。
“大明宣德年制”錾刻鎏金单方框六字三行篆书款神级臻品掐丝珐琅花卉开窗情景故事纹鎏金瑞兽三足两耳一盖扭紫铜胎鼎式特大熏炉。
“大明宣德年制”錾刻双方框六字单行篆书款神级臻品紫铜洒金自在观音坐像。
宋史美学和现代建筑的审美有什么关系?
宋史美学,极简即繁|古代艺术的现代传递
宋汝窑,流传千年!唐三彩都是花花绿绿的,但宋敢在花花绿绿中提出素朴风格。像水仙盆(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上图)做到那么素,雾面、亮都不亮,却很美。就像御璟悦来的建筑立面,简洁而不简单。
在御璟悦来看来,所有的时间和成本对于理想来说,都是值得的。藏品级建筑的精髓,就是能够超越时间,跨越历史为当代建筑留下史诗。 开放式大幅玻璃幕墙设计,再建筑中属于高精度工作的集大成者,极简勾勒的里面线条,一幕简洁大气而又纯净剔透的生活境界,由此展开。
中国古代的瓷器哪个朝代是最鼎盛时期?
中国古代陶瓷业的鼎盛时期~两宋和金时期古陶瓷大讲堂~头条今抖云吴老师编辑:
为什么说我国古代陶瓷业的鼎盛时期是两宋和金时期?①宋代的民窑和官窑>名窑非常多,产品种类丰富,划分为若干窑系官窑制度的正式形成一、宋代的“窑系”和民窑五代时耀州窑产青瓷、景德镇生产白瓷,已经打破了“南青北白”格局,宋代进一步打破。窑系强调的是产品特征。八大窑系:越窑系、龙泉窑系、耀州窑系、定窑系、景德镇窑系、磁州窑系、建窑系、钧窑系。二、宋代的官窑“官窑”,即御用窑。核心特点为非商品性生产。与民窑的区别主要为产品流向不同。
②越窑系青瓷唐末至宋初达到最高峰,延续至北宋的窑场并不多。胎釉没什么变化,造型更加精巧,装饰更多。唐末流行细线划花,到了北宋更多见。北宋流行在碗外壁刻莲花瓣五代末至北宋初足微外撇或往上卷在上林湖周围发现南宋时期的窑址,但带有比较强的北方风格,因此传统越窑的下限放在北宋中期。景德镇、耀州窑均受越窑影响,龙泉窑间接受影响
③耀州窑系北方青瓷的再度兴起一、分期特征集中于陕西铜川黄堡镇、陈炉镇1、唐、五代创烧于唐代,有少量青瓷。五代时受越窑影响开始生产青瓷,质量迅速提高。进入北宋,自身特色越来越明显,青中闪黄的颜色稳定。胎釉较粗,注重花纹装饰。2、宋代分三期北宋早期:比越窑粗,釉色青中闪黄,但不稳定北宋中期:开始走向鼎盛。釉色趋于稳定。刻花北宋晚期:更小巧,胎壁薄。印花
特点:釉色青中闪黄,有冰裂纹、橘皮皱。时代越后,胎壁越薄,制作越精。3、金代质量有所下降,另有黑釉、酱釉。金代晚期出现涩圈叠烧。胎釉显粗糙,釉色更显黄。二、汝州窑产品特征分为官汝窑及民间窑场“临汝窑”。临汝窑以严和店最为代表。特点:器壁稍粗,修坯较草;釉层较厚,青中闪绿,气泡较多,素面不少,印花较多,刻花较少。三、其他窑场的产品特征
④龙泉窑系南方青瓷浙江西南龙泉县五代始烧,受越窑、匹窑或金华一带窑的影响,北宋有了较快发展,真正形成特色在南宋中期以后。集中在大窑、溪口、金村,烧出了粉青、梅子青,南宋中期开始烧大件,釉色下降。一、产品特色五代:胎骨细密、灰白,玻璃质强,釉色青灰或浅灰北宋:釉透明,釉色为淡青中泛灰南宋:以白胎青瓷为主,兼有黑胎青瓷。白胎质量好的为粉青、梅子青;黑胎仿官窑产品,普遍有开片。紫口铁足龙泉窑烧成温度在1200℃左右,强还原焰,多次上釉
二、龙泉窑其他窑场庆源、云和。到元中期传播到福建、广东广西。一般认为龙泉窑真正形成窑系在元代以后。
⑤定窑系白瓷一、定窑的烧造工艺与分期1、唐代烧造工艺(以碗为例)唐早期:饼形足,三岔形支钉垫烧唐中后期:玉壁形底,厘钵装烧晚唐五代:飞速发展,装烧方法不变2、宋金产品特征及烧造工艺宋代胎釉无太大变化,五代前釉色白中带青,其后白中带黄。装烧方法北宋中期后开始采用“支圈正烧法”,其后采取覆烧法。“芒口”器。金代釉质普遍不如北宋,但差别不大,覆烧法金末元初衰落,累烧法
二、装饰工艺划花、刻花、刻划花、印花等三、定窑的其他瓷器黑瓷:白胎黑釉紫定:酱色釉绿定:低温釉红绿彩:白瓷上加红、绿彩金彩:一般在紫定加金彩,白釉、黑釉也有四、其他窑场产品1、磁州窑2、吉州窑
⑥:磁州窑系一、磁州窑产品以河北磁县观台镇、彭城镇为中心,以彩绘、化妆土剔划装饰为特点。<一>产品特征1、白瓷产量最高,分为仿定白瓷及自身风格白瓷两种。2、黑瓷胎粗,胎色为黄白或灰褐,釉厚色纯。3、绿瓷比例小,低温铅釉
4、青黄瓷出现于五代至北宋初,黄褐色,宋初后不见。5、彩绘褐彩、黑彩两种。工艺为上化妆土、彩绘、上釉、烧成,也有釉上彩,都是一次烧成。图案以花卉居乡,瓷枕常有题款“张家造”6、化妆土剔划剔花法剔花填黑法剔黑花法划花法珍珠地划花沥粉(粉杠)
7、三彩不多,主要是绿釉,烧成温度低,主要是供器、建筑构件<二>烧造方法仿定窑器用支圈烧造自身多用多种垫饼、支钉等二、其他窑场产品修武当阳峪、河南鹤壁集、山西介休窑、禹县扒村窑、江西吉州窑
⑦景德镇窑系青白瓷青白瓷,亦称“影青瓷”,介于青白之间,白中青,仿天青色。“青白瓷”名称见于宋代记载。一、景德镇窑青白瓷五代景德镇烧青瓷、白瓷,入宋之后改烧青白瓷。青白瓷影响南方几省,销售范围遍及全国。北宋:白胎,釉青白。胎质细腻,透光度好。器形逐渐增多,碗、盘、注壶、注碗、瓶、香炉、枕、盒等,时代越晚,胎壁越薄,造型越精巧。早期多素面,中期多刻花。南宋:胎釉粗糙,釉光泽度、透明度都降低。南宋中期釉色分为偏青、偏白两种。
南宋中期后开始印花。装烧也有覆烧法,密度很大二、其他窑场青白瓷主要集中在南方,白舍窑、吉州窑、广东潮安、福建德化窑等。广东、福建窑主要用于外销。
⑧钧窑产地主要为河南禹县,广义上属青瓷,但含有铜、钻等元素。主要色调,灰蓝、红,也有二者混合的紫色。时代:宋代禹县神屋县即生产,以窑变釉见长,胎厚,胎色主要为青灰色,也有土黄色。釉的乳浊感非常强,较厚,釉面有棕眼。钧瓷二次烧成,先烧素胎,再烧釉,“蜓蚓走泥纹”。
⑨:建窑系黑釉瓷器一、斗茶与茶盏的品式饼茶:以福建建安最好做工精致,上有龙团、凤团,大小各异,大者十饼一斤,小者二十饼一斤。斗茶:先斗色,二斗水痕。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录》均载色以纯白为上,所以宋代茶盏尚黑。二、种类1、兔毫:黑釉碗内外壁都有细长丝毛般花纹,金黄、银白,以福建建阳窑最为著名。2、油滴:黑釉层中形成一个个小圆点状结晶,蓝白、金黄色。
3、琉:黑釉上有大小不同斑块,大部分为黄白,也有窑变蓝白色。4、剪纸贴花:吉州窑最好,图案有蝴蝶、飞凤、花卉等。5、木叶(树叶)纹:吉州窑多见6、耀变7、黑釉金彩8、黑釉剔花9、黑釉印花10、黑釉上加其他彩
三、建窑和吉州窑的黑瓷1、建窑宋代出现了专门生产黑瓷的瓷窑,主要集中在福建,福建建阳窑(也称水吉窑)。黑胎器物都是碗,造型有敛口、敞口,碗足比较小。胎体普遍厚重,胎色黑,釉乌黑,釉层较厚,外壁普遍有流釉现象。2、吉州窑吉安县永和镇,南宋窑场,产品种类极为丰富。是比较典型的综合性民用窑场。
四、其他窑场特征北方集中在河南、山西,胎釉各有特色
⑩两宋官窑
官窑分两种:选中的窑场就地烧造在京城自己设官窑一、柴窑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官窑,记载互相矛盾,传世品中无真正柴窑。二、汝窑烧造时间不长,瓷胎呈香灰色,胎质细,釉为天青色,釉汁滋润,规律分布气泡,普遍有细碎开片造型:盘、洗、瓶、水仙盘、博等,均较小工艺精细、讲究,通体施满釉,用支钉烧造窑址:河南宝丰
三、钧官窑窑变釉的花盆和套盆窑址:70年代河南禹县四、泞京官窑“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逐命汝州造青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鼎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叶宾 《坦斋笔衡》五、修内司窑
“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装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伏矣。——叶真《坦斋笔衡》南宋修内司窑很长一段时间内找不到对应品种,1996年在宋修内司所在的杭州万松岭凤凰山老虎洞发现。精品为黑胎,釉细,釉色以粉青色为主,也有青黄色,釉层厚,有开片,器形有碗、盘、套盒、花瓶、香炉等。
六、郊坛下官窑(鸟龟山官窑)前期:薄胎薄釉,制作普遍精细,釉粉青、灰青、青黄,普遍开片。后期:薄胎厚釉,玻璃质强,紫口铁足七、哥窑普遍开片,胎釉颜色都很多,传世品非一窑所烧。传世品时代有宋、元,开片颜色为认为染制。
好的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关系点赞,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探讨学习。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为什么感觉那么高级?
古代美学,
到宋代达到最高,
要求绝对单纯,
就是圆、方、素色、质感的单纯。
宋朝人用墨画画、烧单色釉瓷器。
现在讲极简,
宋朝就是最早的极简。
1
越简单,越难
宋是一个文明高峰。
宋汝窑,是一千年了不起的大名牌!
唐三彩都是花花绿绿的,
但宋敢在花花绿绿中提出素朴风格。
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
像水仙盆
(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上图)
做到那么素,雾面、亮都不亮,
却很美,没有一点花边、没一点火气,
完全不表现,这是很难的。
就像我画画,还是希望别人看到后,
觉得我的技巧很好,
就做不到「不表现」。
宋瓷冰裂纹
全世界至今还在仿宋瓷。
冰裂纹,本来是烧坏了,
但宋人觉得里面有种沧桑美,
经历时间后,叫开片,
他们用不同火温去烧出开片。
本来是败笔、损坏却变成美,
这是很特别的宋代美学。
宋的版书-南宋张即之书金刚经
宋的版书,
是全世界最珍贵的文化,
我觉得它的排版印刷方式,
是世界上最美的。
在拍卖市场,
宋版书是一页页卖的。
十一世纪宋朝的活字排版印刷术,
让当时的知识、教育普及,
造就庶民文化。
还影响到十五世纪德国古腾堡圣经
(第一部用活字印刷术印刷的圣经)的印刷。
2
越困顿,越美
宋的书法我会选苏东坡的寒食帖。
他四十三岁因乌台诗狱被抓,
写了一首绝命诗,请狱卒带给弟弟,
经欧阳修等极力抢救,才下放黄州。
黄州时期
是苏东坡写赤壁赋、寒食帖的年代,
唯一留下的手稿是寒食帖。
寒食帖
我二十几岁看到这作品时,
觉得字颠颠倒倒的,有什么好?
那时我的老师说:「你将来就懂!」
苏东坡年轻时,字写得很漂亮,
寒食帖是在人生摔一大跤后出来的,
此时的他就不在意美,而是写得很自然。
别人说这字好丑,
苏东坡自嘲这是「石压蛤蟆体」。
这是人生最高境界,别人笑有何关系?
因为我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很多东西必须在生命不同阶段去领悟,
我四十几岁时看懂了寒食帖。
现在我带学生去看寒食帖,
他们和我当年一样,也说丑死了。
3
越温柔,越强
我常说,故宫第一任院长是宋徽宗。
一千年前他就有文物收藏的专业。
他编了《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
完整整理收藏的书法和绘画。
宋徽宗的诗帖
(穠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
零露霑如醉,残霞照似融。
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
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
会让你惊讶,
一个帝王可以爱美到这种程度!
宋徽宗的书法
宋徽宗输了帝国,却赢了美,
他建立统治者的另一种品格,
从不会蛮横粗暴,不炫耀权力和财富。
宋有一种「柔的文化」,
当时西夏辽金都比宋强,
但宋比他们晚灭亡,
南北宋三百多年,
比唐朝的260年还长。
画方面,范宽「谿山行旅图」、
郭熙「早春图」、李唐「万壑松风」,
以前我随故宫的老师读书时,
很「奢侈」的把这三张画挂在一起看,
现在是不可能的,因为太珍贵。
「谿山行旅图」里一座大山,
人只是走在大山大水里一个小小的存在,
这是很了不起的天人合一观点,
也是后来欧洲人谈的环保观念。
宋朝人知道,
人不能自大到认为可以征服宇宙,
我们只是宇宙的过客,所以,
用「行旅」,不是「旅行」。
人要尊敬自然,要留下谦卑。
范宽的大山中峰鼎立,
是稳定、不动的。
到神宗时想变法,就特别喜欢郭熙的画。
因为郭熙画早春,代表变化、解冻,
线条是流动轻松空灵的,构图出现S型,
抓住剎那间光的变化,
在云烟蒙蒙、有与无之间的美。
早春图
到李唐的「万壑松风」
山却像毛笔、手指一样细
万壑松风(局部)
那山峰像梦境,是非写实的山水,
他从范宽的写实主义,转成浪漫主义,
也是北宋跨越南宋的重要桥梁,
他带动南宋画的留白、文人诗意。
「万壑松风」是他总结北宋的一幅画。
万壑松风
马远
(1190-1279)
南宋著名画家
在当时影响极大,有独步画院之誉
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
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
与夏圭齐名,并称“马夏”
成为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夏圭 水村图
他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
下笔严正,用雄奇简淡的笔法,
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
以坚实、爽朗有力的浅染
来描写江南雄伟壮丽的山川。
善作平视或仰视的构图,
用焦墨作树石,
石皆方硬,危崖峭壁,水色交融。
他风格独特,富有诗意:
在构图方面,善于将复杂的景色
进行高度的集中和概括,大胆取舍剪裁,
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
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
对他简洁有力的构图,
称为“边角之景”,也叫“马半边”。
画树石,
用郑虔的淡彩法,
又颇类似于巨然。
画树干瘦硬为屈铁,但刚健中有柔和。
笔法豪放而谨严,变化多而融和;
夏圭 雪堂客话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水,多描绘不同气候环境下
江河湖海的运动状态,
用各种轻重不同的笔法,
把平远、迂回、盘旋、汹涌、激撞、跳跃,
以及微风吹起的微波,
月光反映的滟荡等水的动态,
画得十分动人,奇幻多姿。
至今宋的书法山水画
仍是世界公认最高的品格和风格,
美学影响力都没有消失。
唐朝的美是大红大绿,
到宋朝竟敢用墨来画画,
但墨分五彩,墨比彩色还要高,
淡雅反而更形成高贵。
宋工笔小品
宋朝歌颂梅花、枯木,
他们含蓄内敛包容,
尊重每个生命存在的意义价值,
把缺陷变美,花很美,枯木也美,
裂纹也可以构成美,
鹧鸪斑、兔毫、窑变都是缺陷之美,
美无所不在,
就看你如何去发现!
4
宋朝
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朝的历史地位,
在很多教科书中给人的印象就是“积贫积弱”,
彷彿这就是宋朝历史的全部。
事实并非如此,陈寅恪先生曾言:
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其实,综观中国古代,
没有一个朝代可以和宋代比民富、民乐。
早在真宗朝宰相王旦就指出:
“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简单来讲:
宋朝是一个马力强大的发动机,
所谓的“积贫积弱”的印象,
只是输出转化出了问题,
而文化输出这一面却是历史最好的。
5
宋朝
比当代更知道什麽是美,什麽是生活
在唐代的贫眼所惊之华丽器物,
在宋代已经百姓寻常之物。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
“唐人做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服之盛,
内贫眼所惊耳。
如贯休《富贵曲》云:
‘刻成筝柱雁相挨。’
此下里鬻弹者皆有之,何足道在?”。
宋人嘲笑唐人贫眼没有见过世面,
那是因为宋代民间财富
比前代所取得的飞跃性进步。
南宋《观灯图》局部
宋朝的文人除了读书、是学者之外,
他还可以很悠閒,可以很潇洒,
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生活品味。
图为刘松年《撵茶图》局部
海丰有一个爱收藏的朋友,
经常会收集一些南宋的茶器和香器,
海丰也见过一些,非常惊讶器皿的型和韵,
感叹即使当代大师也难望其项背。
6
宋朝
文人,心中有山水
宋代的文人不仅擅长诗词歌赋,
还精通绘画、音乐、书法,
成就斐然,世所公认。
宋朝的文人非常多,
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
可以念出一大串,为什麽会有这麽多文人?
他们为什麽在面对权利和财富时,可以不贪婪?
因为他们心中有山水,
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
他们很自信,他们知道
自己的生命比权力和财富更高的价值所在。
就连宋徽宗这样的皇帝,
也认为心中的山水比权力更重要。
7
宋朝
文人,追求生命的意义
宋朝的文人很喜欢喝茶。
茶就很简单,就是水加上植物的嫩芽,
再加上最精美的瓷器,这些就够了,
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品味,
他们不追求权力和财富,
他们知道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而那时候的雅集,
是一个人展示自己品性和品行最好的场合。
宋朝文人的品行和喜好,
造就中国文化的顶峰之态,
也为中国的美学贡献多多。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