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口瓷器素描,新手如何化妆?
化妆的作用是能够打造更加完美的面部妆效,给女孩自信感,现在女孩化妆几乎成了一个基本的社交礼仪,所以化妆对女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对化妆0基础的姐妹,应该如何学化妆呢?下面几个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肤质
想要学好化妆,先要认清自己的肤质。根据肤质,使用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才能实现化妆效果的最大化。
方法一:对号入座
油性皮肤
油性肌肤的特点是鼻头、额头及脸颊易出油,易长痘和毛孔粗大。早晨和中午前后脸部出油非常明显,特别是脸颊和T区,常常会出现大片黑头和脸颊部位毛孔粗大。油性肌肤应选择质地清爽的护肤产品,调整好饮食控制油和盐摄入,适当的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bB,能增强皮肤抵抗力,用37~40℃温水洗脸,维持毛孔畅通和清洁,睡觉前必须仔细卸妆。
你还记得哪些随着时光流逝而消失的传统技艺?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很多以前的传统手艺也渐渐消失或者被机器所取代,在日常生活中是越来越少见,只能通过电影去找回儿时的记忆。那就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以前行走在各个大街小巷,貌不惊人但身怀绝技的人吧。
缝虎头鞋
幼童在刚刚可以走路的时候,长辈们就会给孩子穿上虎头鞋。因为老虎乃百兽之王,虎头鞋寓意辟邪保平安,保佑幼童健康成长。
捏面人
最顶级的捏面人可以根据客户所需随手取材,一个面团在手中捏、搓、揉、掀之间,使用小竹刀点、切、刻、划,将身、手、头逐一成型,然后披上发饰衣裳,栩栩如生。
补锅
正如名字一样,以前一口大铁锅价值不菲,随着柴火炉不断烤,锅底也会越来越薄,一不小心就会穿低,一个好的补锅将可以为一个家庭省去不少买锅的费用
木雕
木雕的技艺有很多,目前在某些城市还流传着传统的红木家具,只是木雕已经从平民产品慢慢向奢饰品转移了。
上面这些其实我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再说两个我小时候有点印象的技艺吧。
挽面
在广东,目前还有部分地区保留了这项传统,新娘子出嫁前需要由挽面师傅挽一次面,将脸上的茸毛、污秽清理干净,让新娘子带着干净洁白的面容走进一段幸福的人生。
碳话
现在应该叫素描画,在我读书的时候,在人流聚集的地方必然会有这样的存在,两张塑料凳,周围放着很多栩栩如生的碳话,一个个青年男女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对面的碳画师在纸上勾勒出青年美丽的瞬间。
随着科技不断发达,除了手艺之外,很多习俗也在慢慢地消失,慢慢地上面的手艺只能从电影里面去还原了。
MINISO名创优品家有什么好用的东西吗?
如果你想花不贵的价钱体验到和大牌物品功效差不多的好东西,不如来miniso选购,里面的东西包装精美,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深得贫民窟女孩的倾心,可谓是物美价廉的代言店了,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值得买的东西。
1.清新香水:祖马龙平价替代
2.粉漾魅惑淡彩唇膏:高保湿效果3.免水洗发喷雾:油头救星4.水晶盈彩四色眼影:显色度高5.蔷薇时光指甲油:可撕拉6.超声波电动洗脸仪:清洁功能显著7.深层细致洁肤卸妆水:深层清洁8.名创优品极细眼线胶笔:不晕妆9.收纳盒:规整口红饰品10.干发帽:吸水效果好11.无火香熏系列:清新空气12.洗手液:杀菌方便13.纸巾:轻柔亲肤如何制作水火箭?
水火箭的制作(单槽):1准备材料。三四个2。5升的健力宝瓶或可乐瓶,若干X光片,几个化学器材用的3号和4号软胶塞,一整套单车气门心,剪刀、小刀各一把,透明胶、双面胶和绝缘胶布,502胶水一支。2机翼制作。用剪刀将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块,梯形长12cm,高6cm,斜腰和长底夹角约45度。
另裁4个同上规格但高为8cm,短底相连接两面重叠的梯形(用作机翼的表面)。用双面胶将7小块梯形紧密粘成一个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后用一个大的双面梯形将其紧密包住并粘紧。为使机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后将机翼的厚面用绝缘胶封住。
最后,将机翼两边长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这样,按上述方法将其余的X光片做成三个机翼。3机身制作。取一个健力宝瓶(瓶头弧线过度比较自然,作火箭头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在离下端11cm处将其横截剪开,用绝缘胶将带瓶口的部分粘紧在另一个瓶子的底部,用绝缘胶在接口处多缠绕几圈以牢固。
4气塞制作。取一个4号的软胶塞,用开洞工具在胶塞的底部正中处开一个比气门芯套筒稍小一点的平直洞,然后用小刀横切去细端约0。6cm;将气门芯套筒上一个面积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卖),从软胶塞的细端往上把气门芯装好,套上一个同样的“戒指”,拧上螺丝,稍微紧就可以。
最后将气塞用磨刀石磨成圆柱体,达到刚好能够完全进入可乐瓶口或稍紧一点,装上气门芯即可使用。5炮头制作。取一个3号软胶塞用小刀将其削尖且圆滑。6组装机翼。取一个健力宝瓶剪一个长比机翼长稍长的两面相通的圆柱体,然后用透明胶和绝缘胶将4个机翼4等分紧密粘好。
最后,将粘好机翼的圆柱体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与瓶口相平(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飞行实践中上下调节寻找确定),用绝缘胶缠绕粘紧。7其他。为增大气塞和瓶口的接触面以增大瓶内气压,可用小刀将气塞大端削细一点并使之圆平粗糙。由于机身增长了一节做火箭头,火箭头部分较轻不平衡,可适当往里面塞纸以达到平衡。
为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将用软胶塞做成的炮头用502胶水在火箭头瓶口粘好。按以上方法一个简单的水火箭便制作完成。根据我们研制的水火箭,通过实践的改进,水平方向飞行可达160米左右,竖直方向飞行可达40~50米。水火箭发射方法:1水量调控。水火箭用水量和火箭容气空间有一定的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佳用水量约为火箭容气空间的1/4到2/5之间(2。
5升的空间大约装600毫升左右,可多试验几次寻找确定)。2发射角度。水平方向飞行,由于空气的阻力,发射的最佳角度在50到55度之间,不同的水火箭可能不同,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试验确定。(我们制作的水火箭最佳角度是53度左右)。竖直方向飞行则为90度。
3气塞使用。气塞的使用原理是通过压缩软胶塞体积膨胀来调节气塞的松紧程度,压缩越厉害体积膨胀越大,气塞越紧,要把气塞冲出来的气压就越大,即火箭获得的动力越大。具体使用方法如下:首先拆下气塞的气门芯,将气塞在原形塞进火箭的瓶口内,然后用套筒(一种专门用来拧螺丝的工具,五金店有卖)拧紧气塞的螺丝,最后安装气门芯即可加气使用。
(注:拧紧程度可按需要来调节。)4发射稳定调控。仅讨论水平方向的发射。需要制作一个发射台,发射台要配有导航轨道,导航轨道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一般长为60cm(可用三个教学用的大三角板和两根扫帚柄拼凑而成,为减少扫帚柄作导航轨道时对水火箭的摩擦,可用透明胶粘贴扫帚柄或如图例所示的模型)。
无风天气时,正对目标按最佳发射角度(指发射轨道与地面的夹角)发射。刮风天气时,应视风力和风向适当调偏与发射目标的方向,保持最佳发射角度发射。5注意事项。发射时,确保火箭和轨道的平直一致,若偏离1~2度都会影响飞行的平稳性而呈“8”字型飞行。用气筒打气时,要尽可能平稳,打气频率不要太慢应快点。
要尽可能将气塞塞紧,可通过拧紧气塞的螺丝来调节,气塞塞得越紧瓶内气压越大而火箭的动力就越大。取第一个瓶子,称之为A瓶。在瓶子上下1-1、2-2的位置各画一条线,两条线位置的决定方法如下。1-1:选瓶上弧线曲度与火箭泡棉头曲度相近处。2-2:选瓶子下方曲线转直点的下方约0。
5cm处。自1-1线上方、2-2线下方约0。5cm处用美工刀(或剪刀)切(剪)开。用剪刀慢慢修剪至画线处,尽量使其平整,以便与B瓶衔接时可以较为密合。将火箭泡棉头放置於A瓶上方,由正上方看泡棉头是否对准保特瓶之正中央位置。若已放正,则使用电工胶布缠绕於相接处,加以固定。
取另一个瓶子称之为B瓶,将瓶盖卸下,然后将喷嘴由保特瓶开口处旋紧。将A、B瓶相连接。然后至於平坦之桌面或地上滚动,看看是否连接平整,滚动是否平顺。若是,则以电工胶布加以固定。连接完成图取第三个瓶子,称为C瓶。在瓶子3-3、4-4之位置各画一条线。
3-3:选瓶子上方曲线转折点的下方约0。5cm。4-4:选瓶子下方曲线转折点的下方约0。5cm。自3-3线上方、4-4线下方约0。5cm处用美工刀(剪刀)切(剪)开。C瓶完成图将厚纸板对折,然后用铅笔画出四个梯形。然后用剪刀沿线剪开。注:尾翼之尺寸、形状,可以做不同的变化,以测试其对飞行有何影响。
同样以投影片至做出与厚纸板规格相同之梯形。将制作好之投影片包覆於厚纸板梯形之外侧,可以先使用双面胶带将投影片及厚纸板接合在一起,然后使用电工胶布将其三边贴过。用双面胶带贴於摺起部分之底部。此步骤为了将做好之四个尾翼年贴於C瓶。四个尾翼完成图。
将四片尾翼年贴於C瓶上,需确定为十字对称,如此才能平衡。先以电工胶布黏贴於尾翼两侧,黏贴时须注意电工胶布的长度须够长,上方需比尾翼高约一个胶带的高度,下方反折入C瓶内,以增加牢固程度。再以电工胶布缠绕於尾翼上方约两圈。将C瓶与B瓶用电工胶布做连接。
注:同样须注意保持水火箭箭身的笔直以确保飞行方向的准确。保特瓶水火箭完成图。参考资料:引用蒸汽工作室。
属于7080后记忆的故事?
我是一位80后,确切的说是80后的“领头羊”,我出生在80年代初,那个时候改革开放没多久,有很多新生事物出现在生活中,有些事情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如果各位看官对那个年代感兴趣,容我娓娓道来。
1、新生的家用电器
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里就已经有四大件了,当时人们叫它们“三转一响”,分别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三转一响应该是从60年代开始流行的,这阵“流行风”一直刮到80年代初,三转一响基本代表着富裕、幸福,有条件的家庭都会置办齐全,当时我们当算是“富裕”家庭了。
到了80年代中期,我们家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当时我们住在厂区的宿舍楼,楼内住的都是我父母的同事。当年家里有台电视机可是很新鲜的事,整个三层小楼就我们家第一个买电视机,所以,每到晚上,隔壁的大叔大婶就会搬个小凳子到我们家看电视。
后来更多的人有条件买电视机了,买的还是彩电。除了这些,又开始流行80年代的四大件:彩电、冰箱、录音机和洗衣机。我记得家里买了一台双喇叭的录音机,这个能唱又能录的机器一直陪我长大。
2、单调的电视节目
家里刚有电视机那会儿,只有一个电视频道:中央电视台。而且节目很单调,但没过多久港台片传入了内地。我记得在我们家热播剧是:霍元甲,再后来又流行看《上海滩》,每次在播放港台剧的时候,同楼道的大叔大婶们就会到我们家追剧。后来等大伙都有电视机了,节目也开始慢慢丰富起来,在节目单中已经出现动画片、神话剧了。我最喜欢看的就是《西游记》、《黑猫警长》和《葫芦娃》,这三部剧贯穿了我整个童年。
3、“万元户”概念兴起
在70到80年代,家家户户都不富裕,记得那个时候压岁钱最大的2元,小的也有几毛钱的。在我上小学那会儿,经常上街买早饭,当时的油条价格是5毛钱,冰棍、绿豆汤等冷饮也就几毛钱的概念。所以,当时100元就是巨款了,更别说是1万元了。后来,悄悄地在社会上流传了“万元户”的叫法,人们通常把积蓄超过一万元的家庭称之为“万元户”,可想而知,作为万元户,当时是有多“土豪”。
4、简单家装成为流行风
80年代还没有商品房的概念,我住在厂区宿舍楼,当时的住房是分配的,产权归公家所有。但没有人能非常清楚的区分公有房和私有房,只是单纯的认为:“我住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所以每户人家的房间里都会进行简单的装修。说是装修,也就是在地板和墙壁上刷层油漆而已,当时我家刷的是绿色油漆,等地面干透了,就开始脱鞋入户了。这阵装修风吹了好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精装修的。
5、没有超市,只有百货商店
那个年代大家最喜欢逛的地方是百货商店,当时物资匮乏,有的商品并不多。大多是一些生活用品,比如脸盆、搪瓷杯子、痰盂、肥皂等等。百货商店是有人值守的,你要什么东西,付了款后,由营业员到背后的货架上拿给你,顾客是不能走进柜台的,营业员如果看哪个顾客不顺眼,完全可以爱搭不搭的,所以营业员这个职业还是很抢手的。
6、家里没有厕所,如厕用痰盂
70、80年代很少有家庭是住在套房里的,我记得我们住的厂区楼房,大多是20-30平米的单间,家里摆上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组沙发,基本房间里就满了。一家三口就住在拥挤的房间里,烧饭就在门口的过道上。就这种条件,当时也没人觉得不适。但我觉得最不方便的是上厕所,楼房旁边有一个公厕,距离楼道有很长一段路。所以,除了大号之外,小号都在自已家里解决的。那个时候,人人家里会备一个痰盂,痰盂不是用来吐痰的,用来存小便。每天晚上,如果有人起夜了,就会听到刺耳的声音,这个声音到现在还是余音绕梁的。
以上是小编亲身经历的事情,我相信许多70、80后也有相同的经历,也许经历比我丰富。所以,也请各位小伙伴积极留言,分享属于你们的往事吧。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