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窑奉华贯耳瓷器图片,汝瓷为什么会被誉为青瓷之首呢?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
汝瓷为什么会被誉为“青瓷之首”呢?
汝瓷之所以会被誉为“青瓷之首”,是因为:
第一点,汝瓷在作为“泥的艺术”方面,也就是“成型工艺”方面达到了“寓繁于简”、“以简驭繁”和“返璞归真”的最高境界,这一点,即使是被称作“瓷皇”的柴窑,也难以望其项背,更不用说越窑及同时代的官窑、钧窑、哥窑和定窑瓷器了
。
汝瓷在起始阶段确实是师法越窑和柴窑而又有所创新、有所改进、有所改变的,比如在支烧方式方面,汝窑继承并发展了越窑的支烧方式和方法,但支烧点却更加微小;而在胎体方面学习和继承了柴窑在成型工艺方面的很多优长,却毅然放弃了其超薄险峻之风格特色,走上了中庸正大而又飘逸隽秀之路。
第二点,汝瓷在作为“火的艺术”方面,也就是“氛围和温度控制”方面达到了“见微知著”、“随心所欲 ”、“巧夺天工”和“鬼斧神工”的境地,它对炉窑温度、氛围的把控以及出窑时机的把握,都做到了妙之毫巅、分秒不差的地步。
汝瓷的釉色之纯净、纯粹和醇厚,完全来源于其“乳浊釉”,真正做到了“浊而不污,浊而不脏,浊而不混,浊而不浑”,使得釉质、釉色与釉面既有欺冰赛玉的通透感,又有浓重浑厚的玉石感,把“君子以玉寓德,更以德喻玉”的情怀表现得酣畅淋漓、淋漓尽致。
第三点,汝瓷在作为“泥与火的综合艺术”方面,做到了“因材制宜”、“以材施法”和“以法成材”,为了彰显汝瓷釉色之玉质感、玉石感、玉面感,为了追求无光、哑光、亚光、半光和酥光的效果,为了达到“乳浊醇厚”艺术效应,汝瓷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机、玉汝于成。
所以,真正最顶级的汝瓷在今天应该都是脱玻化极其严重的无光釉一族了,是一种“正视如玉,侧视如绒”的真正无光釉,其釉色之醇厚无以复加;而次一级的应该是酥光釉;至于有些人认为的只有发灰和浑浊的釉色、釉质与釉面才是真正宋代汝瓷的看法和说法都是极其荒谬的。
综上所述,汝瓷之所以会被誉为“青瓷之首”就是因为汝瓷在“泥的艺术”、“火的艺术”以及“泥与火的综合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瓷器的极致,是以汝瓷才会被誉为“青瓷之首”,汝瓷当之无愧!
上几件汝瓷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北宋汝窑鼎盛期清凉寺窑神级臻品天蓝釉弦纹“奉华”刻款蒜头瓶。
北宋汝窑鼎盛期张公巷窑神级臻品三圆支钉天蓝釉弦纹双龙衔口瓶。
北宋早期汝窑神级臻品梅子青釉减地阳雕瑞兽佛像弦纹双系盘口瓶。
北宋汝窑鼎盛期清凉寺窑神级臻品五芝麻钉月白釉48菊瓣笔洗。
北宋汝窑早期张公巷窑神级臻品翠青釉七圆支钉春宫图纹浅圈足笔洗。
北宋汝窑鼎盛期清凉寺窑神圣之品天青釉浅圈足单帽耳杯。
北宋汝窑鼎盛期张公巷窑神级臻品三圆支钉天青釉板沿小纸槌瓶。
北宋汝窑鼎盛期清凉寺窑神级臻品月白釉五芝麻钉六云足双系板沿匜。
北宋汝窑鼎盛期神级臻品清凉寺窑三芝麻钉天青釉盘口纸槌瓶。
北宋汝窑鼎盛期清凉寺窑神级臻品天青釉五芝麻钉弦纹三足小笔洗。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