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粉彩山水,为什么有的可以卖两个亿?

鸡缸杯是指以鸡为装饰主题的斗彩瓷杯、碗等。明朝成化年间开始生产斗彩鸡缸杯。成化帝曾因观赏宋代子母鸡图而十分感慨,母鸡护雏卫幼、抚育稚子是成化帝钟情子母鸡纹的一大源由。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受到了历代收藏家的追捧。《万历野获编》述:“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明末清初的程哲在《蓉槎蠡说》中称:“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已值钱十万。”清《唐氏肆考》里也有“神宗庙器,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明末已贵重如此”的记载。明万历帝对成化“鸡缸杯”珍慕不已,拱之如璧。清朝乾隆帝还曾题诗咏赞“鸡缸杯”。

2.8亿港元拍卖成交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2014年4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的春季拍卖会上,一件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124亿港元成交价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买家为上海收藏家刘益谦。他买到鸡缸杯后还用它喝茶,并因此引起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刘益谦用明成化鸡缸杯喝茶

这件尺寸不大的瓷器为什么卖这么贵?

首先,明成化鸡缸杯存世十分稀缺。各国博物馆中,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院、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收藏有“成化鸡缸杯”。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件鸡缸杯,据说品相还没有拍卖的那件好。世界上目前在私人藏家手中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一共4件,除了刘益谦的这件,其他2件在香港,1件在日本。拍卖的这件“鸡缸杯”曾被著名收藏家艾斯肯纳奇、日本坂本五郎等收藏过。

清代康熙以后,历代都仿制成化斗彩鸡缸杯,但仿得极像者,绝无仅有,以康、雍、乾三朝仿品最多。在2015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曾有一件清雍正斗彩鸡缸杯以904万港元拍卖成交。904万港元成交的清雍正斗彩鸡缸杯

故宫粉彩山水

青花瓷器文房用品上有鱼海草是什么时候的?

我是默默,我来回答

感谢邀请

你对于文房器的爱好,让默默觉得很高兴,毕竟现在收藏品中,文房用品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收藏门类。而对于文房器的收藏的探究,也将成为广大文房收藏爱好者的收藏必修课。

说起鱼藻图案的出现,就要从历史上慢慢的聊起来了。那么就让咱们一起聊聊吧。

历史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吉祥,在装饰图案方面历来强调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人图个吉祥干什么事,在这件大罐上也有反应,鱼大家知道是与剩余的余谐音,因此鱼被赋予吉祥含义,寓意富贵有余、连年有余,鱼也就成为工艺美术品上常见的装饰题材,那么早在距今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上,就已经出现了鱼画的有鱼彩陶,后来直到今天的陶瓷器上,鱼这种图案屡见不鲜。这个就是半坡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上,画的这种鱼,这是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1955年。大家知道半坡彩陶上,这个鱼最开始都是具象的,画的很写实,慢慢演变演变就变成了三角形的几何纹,就是从这儿演变过去的,抽象抽象变成了几何纹。

演变

到金代的红绿彩这也是鱼戏莲花,定窑印花、刻花、白瓷这是窑址出来的,这都是有鱼这种图案,有的也有莲花,这是故宫博物院当年在窑址采集的,在定窑遗址,我们看看完整器,这个也是这个鱼戏莲花,游鱼。你看龙泉窑这种非常多见的是吧,模印贴花,用模子印出来再用泥浆贴上去,然后再上釉。

所以当年陈万里先生,他七去绍兴八去龙泉,上个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当时他在龙泉那边吃饭的时候,龙泉你现在去龙泉那边有时候吃饭的时候,他给你上一盘这种炸小鱼,就是龙泉那个溪水里边的就是这种小鱼,后来陈万里先生说这跟瓷器上一样一样的,就是这个鱼长不大就是这种小鱼,龙泉溪里边的就是这种,也有模印贴花的,也有印的凹下去的,阴纹的也有这种装饰。

鱼纹是明代嘉靖朝景德镇御窑瓷器上,最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很流行在嘉靖时期。除了这种五彩的大盖罐以外,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这是故宫博物院藏的,这个也是一个一级文物,这个也是很大的罐子高度,通高是41.2厘米,它是青花加矾红彩,这个矾红这个红鲤鱼也是画在黄彩上面的,也是画在黄彩上面的,这个罐子比刚才上面这个还要大一些,比刚才这个。这是故宫藏的一级文物。

还有这种我们上面展出的小罐,那么大的黄上红那一件就是这种,也是画的荷莲浮萍鱼,这是标准的嘉靖的款写的有力度,上面会讲这个问题,这种是文房用具,有人这上面可以插笔还有插墨什么的,文房用具,这是典型的,这就是上青画出来的最标准的,嘉靖的青花瓷器御窑的,蓝中泛点儿紫红色调看得出来吧,带一点紫红色调,这也是画的荷莲鱼浮萍。

明嘉靖青花红彩鱼藻纹盖罐

这盘子也是常见的,在嘉靖御窑瓷器当中,你看盘里边盘外壁画的都是这种图案,这都是上青画出来的,上等青料。尤其是嘉靖御窑五彩鱼藻图罐,上面咱们展出的这种堪称,嘉靖御窑瓷器当中的名品,所见传世品几乎没有集中收藏,不是说一个馆一下有好多件,或者是十几件没有集中收藏,而是分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或私人手中,我大概查了一下,形体大致分大小两种,造型大同小异,细部略有变化,这种罐子形体上它想追求的一种最美的,但是大家知道烧出来以后都会有变化。

那么这种罐本来都应该附有一个伞形的这种盖,盖有一个圆珠纽,这个盖上也是五彩装饰,盖纽画的是莲瓣纹托火焰纹,盖面绘的是缨络纹,盖德里边上绘的是鱼藻纹,而且画的是鱼藻图,但是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目,前所见的这些罐的盖有些罐的盖已经都遗失了,都应该有原本,所以让人感到很惋惜,有的是保留下来的。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上海博物馆藏

目前我搜集到的见于发表的嘉靖御窑五彩罐,主要是有这么一些我给大家举一些例子,故宫博物院有两件,而且这两件都是有盖的,都不是原清宫旧藏的,都是后来1949年以后入藏的,这是其中的一件,这件彩更好一些,在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原来陈列过专柜,那个陶瓷馆也是我做的,2008年文华殿那个陶瓷馆,现在当然有点儿老旧了,我们马上也要改陈,明年就要改陈了,要移到武英殿去,绘画馆移到文华殿,这件罐子原来在一个专柜里陈列,后来因为观众太多,说是空间太狭窄拥挤怕不安全就撤了,当时我们撤了20件大件的专柜的东西,当时我是非常感到可惜,但是没办法为了安全起见,包括这一件也撤了。

那么实际上咱们上面这件罐子,就是2000年香港蘇富比拍卖行,在举行的拍卖会上当时是4404.475万港币成交,就是上面这一件,2000年的时候,这在当时也是天价的,当时也是天价,而且他是这件器物在当时2000年,创下了当时中国古陶瓷拍卖的最高价,这是上面这一件曾经。那么在2007年10月28日,辽宁国拍举行的拍卖会上也拍过一件,当时编号是41件拍品,成交价是2970万人民币,这就是上面这一件,2000年的时候拍卖的图片,就是上面这一件。

另外在2012年5月12号中国嘉德拍卖会也拍过一件,当时是2612号拍品,2612号拍品,缺盖,当时成交是1495万人民币。

再2013年4月8号,香港蘇富比拍过一件第3007号拍卖品,成交价是2075万5760元人民币,那么以五彩鱼藻图罐为代表的,嘉靖御窑五彩瓷器上在装饰风格上,我们说虽然没有明代早中期,永乐、宣德、成化御窑的青花五彩斗彩瓷器,绘画笔触那种灵动自然,也赶不上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五彩、珐琅彩、洋彩瓷器画工那种纤巧精细,但是却呈现出自身独特的艺术格调,也就是说他开创了明清两代御窑瓷器,朴拙华美装饰风格这种新的境界。

在2017年12月29日在香港展览中心佳士得秋拍场上拍出了1.8亿港元,附加佣金2.1亿港元,是这次佳士得拍品种最值钱的一件,也是收藏家对五彩大罐值得重视的一件事情。

它是一种朴拙华美之美给人这么一种美感,它不是以精细这一类的给人带来的美感,如果用一个字来体现,嘉靖御窑五彩瓷器风格之特点,我们可以选这个“拙”字最适,“拙”就是我前面讲的就是两个字稚拙,大巧我们说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这是堪称中国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这个拙并不是笨,我们注意这里的拙不是笨,此乃中华美学的无上追求,中华美学的无上追求,最终就是拙,总之明代嘉靖御窑五彩五鱼藻图罐,堪称继元代青花鱼藻图罐之后,装饰同类题材瓷罐最显赫的艺术佳作。

那么嘉靖五彩鱼藻图罐大气的造型、华丽的色彩和醇厚朴拙的画工,也使这种罐成为中国瓷器拍卖史,最受人关注和追捧的拍品之一,这是我们都知道元青花的鱼藻图罐,画鱼藻这一类的,这是元青花的大小跟这个差不多,这是故宫博物院藏的,另外拍卖也有过拍卖过一类的元青花大罐,在日本也有收藏,日本大阪市里东洋陶瓷美术馆就有一件,也有画这种鱼的大罐,元青花,这是故宫博物院藏的,这是有点儿残把它修起来的,有点儿修起来的,有点儿残修的,但是这是最好的元青花之一,画工最好的,跟至正十一年象耳瓶都是一类的。

明代嘉靖御窑五彩五鱼藻图罐,堪称继元代青花鱼藻图罐之后,装饰同类题材瓷罐最显赫的艺术佳作。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不少,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用处对于你有用处。

我是默默,专注文房器的收藏知识传播。

如果你喜欢文房器的收藏,可以关注默默谈文房。

另一部分人认为两者区别较大?

感谢朋友邀请!个人对瓷器只是拙见。据了解珐琅彩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

粉彩是在明、清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粉彩是没骨画法。其效果较淡雅柔丽,视觉上比五彩软,所以也称“软彩”。

资料记载,粉彩瓷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笔轻轻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并可通过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以粉润柔和之感,故称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中国画的特征。

无论从原料还是绘画特征都是有区别的,可能只是我们对它们的特点不够太了解,对烧制工艺和各朝代御窑瓷器特征不是很了解,比如小编对此了解还是不够。瓷器知识读千遍万遍知识,不如上手一摸。以上整理内容属个人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