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淄博窑茶叶沫釉瓷器,有知道山东哪个地方生产瓷器吗?
陶瓷是淄博的传统产业,日用陶瓷现有生产能力5.5亿件,其中出口瓷占2/3。淄博是中国五大陶瓷产地之一,美术陶瓷、卫生陶瓷、高技术陶瓷、陶瓷机械、陶瓷化工原料、陶瓷色釉料、陶瓷模具等产品都有较大的生产规模。高强化瓷、高石英瓷、鲁玉瓷、滑石瓷、合成骨质瓷等是具有淄博特色的高档瓷种,氧化铝耐磨陶瓷、氧化锆增韧陶瓷、精细碳化硅陶瓷等高技术陶瓷正在成为市陶瓷工业的新兴产业。
其中,博山陶瓷更是历史悠久,据考证,博山陶瓷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了宋代,陶瓷生产已著称于世。不仅有白釉、青釉、黑釉及各种雕塑品,而且还有驰名中外的“雨点釉”、“茶叶末釉”。在陶瓷生产中还运用剔花、划花、印花、手绘作装饰,制作手法丰富多彩。从明清开始博山逐渐发展成山东省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成为全国五大瓷都之一,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而且销售世界各地。
博山的陶瓷生产,在瓷质、釉色、造型、装饰等方面,都走出了自己的创新之路,有普通日用陶瓷、工业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又有化工陶瓷、美术陶瓷、园林陶瓷,还有电瓷及各种特种陶瓷等。乳白瓷、象牙瓷、鲁玉瓷、宝石瓷、鲁翠瓷、高石英瓷、骨灰瓷、合成骨灰瓷都是创新的日用细瓷。用雨点制成的美术陶瓷和刻瓷、雕塑、彩陶绘画等,既闪耀着博山陶瓷优良传统的光彩,又显示出现代工艺技术的成果。鲁玉瓷、乳白瓷、高石英瓷、骨灰瓷、合成骨灰瓷等日用陶瓷,已被国家定为中南海紫光阁、国务院接待用瓷;立粉彩陶挂盘、刻瓷、雕塑工艺品,被国家领导人用作出访赠送给外国元首的礼物。
历史上最特别的玩具有什么?
魅力永恒的古代玩具非常多非常多。
先给答案:香包、风车、兔儿爷、陶哨、泥哨、拨浪鼓、小锣鼓、手推响、陀螺、竹蜻蜓、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鲁班锁、风筝、捻转、陀螺、傀儡、毽子、花灯、拨浪鼓、空竹、风车……从古至今,爱玩都是儿童的天性。古代的儿童不光爱玩,还很会玩,他们的玩具五花八门,设计奇妙,很多玩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一直流传到今天。
古代许多儿童玩具往往和节日结合在一起。古代儿童在春节庙会期间能接触到很多玩具,这些玩具大多带有吉祥意义。例如古人认为风车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春风起,风车转,四时顺,兆丰年”。古人在立春有“鞭春牛”的习俗,用土做成牛的形状,大牛肚中放置许多小春牛,大牛碎后,小春牛被人们争相拾抢,既是吉祥物又是孩子的玩具。端午节前后,大人通常给儿童佩带香包,香包五颜六色,有各种动物形状,还能散发香气,是儿童非常喜欢的玩具之一。
我们现在还可以见到的布老虎也是端午时节大人送给儿童的玩具之一,有驱病避灾的含义。“兔儿爷”是清朝时中秋节的儿童玩具。“兔儿爷”用泥巴塑成,造型多为兔头人身,头戴金盔,有的还插着令旗,骑着鹿、狮子、老虎等,十分威武。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
古代儿童还有许多可以发出声响的玩具,主要有陶哨、泥哨、拨浪鼓、小锣鼓、手推响车等。古代的哨子大都做成动物的形状,有牛形、鸡形等,小孩子吹响时仿佛是牛在叫、鸡在打鸣,非常好玩。拨浪鼓我们现在也可以见到,古代儿童玩的拨浪鼓多种多样,有长形如腰鼓的,有扁形似大鼓的,还有扁圆如烧饼的。鼓两侧的弹丸有的用两粒玻璃珠子,有的用两颗树种子,也有的用磨光的酸枣核。
陀螺至今仍是深受儿童喜欢的玩具之一。现在的陀螺用各种材料做成,一般都是上大下尖,有的还涂上颜色。将尖头着地,用绳子抽它,陀螺旋转时就会形成一圈光环,十分好看。中国早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类似陀螺的玩具,名字叫做“千千”。它是一种长约三公分的针形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撑着旋转,比赛时谁转得最久就为赢家。
竹蜻蜓是中国古老的玩具。它用竹片削成,形状像螺旋桨,中间插一根竹竿,用力一搓竹竿,叶片就会飞起来,从远处看仿佛一只蜻蜓。明朝时,竹蜻蜓传到了欧洲,据说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小时候就玩过竹蜻蜓。也许就是竹蜻蜓的原理启发了人们,促进了螺旋桨和飞机的发明。
那么,古代有类似魔方和积木的益智玩具吗? 有!“华容道”取自著名的三国故事,它与七巧板、九连环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一起被叫作“中国的难题”。华容道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曹操在赤壁大战中被刘备和孙权打败,被迫退逃到华容道,又遇上诸葛亮的伏兵,关羽为了报答曹操对他的恩情,放曹操逃出了华容道。华容道游戏的棋盘上共摆有十个大小不一样的棋子,它们分别代表曹操、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关羽,还有四个士卒。棋盘下方仅有两个小方格空着,玩法就是通过这两个空格移动棋子,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出华容道。
九连环是一种流传至今的智力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它在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一说发明于战国时代,另一说认为三国时期诸葛亮常带兵打仗,为了帮助妻子消除寂寞而发明了九连环。明代时,九连环有用玉石做成的,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成为妇女儿童的玩具。九连环在古代,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玩具,还是一种智慧的象征。《红楼梦》中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
传说春秋时期,鲁国著名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六根木条制作了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被后人称为“鲁班锁”。据说诸葛亮根据鲁班的发明,结合八卦玄学的原理,做成了类似的玩具,称为“孔明锁”。鲁班锁和孔明锁既没有钥匙也没有锁芯,全靠巧妙的木条相互支撑,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中国的玩具起源很早,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陶制动物和小石球等器物,就是早期玩具的雏形。如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儿童瓮棺葬中随葬的陶狗,即被学者确认为最早的儿童玩具。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安阳小屯村北的一处殷墟建筑遗址时,于房屋内的一座祭祀坑里清理出1件铜器盖(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75年安阳殷墟的新发现》,《考古》1976年第4期)。这件铜盖为长方形,上铸有铭文“王乍(女丩)弄”4字,似乎是一件小方鼎的盖子。《左传》僖公九年有:“夷吾弱不好弄。”杜预注:“弄,戏也。”许慎《说文解字》“弄”:“玩也。”根据铭文,我们可以推断这件铜器是商王送给女孩赏玩的器物。还有一件铜卣具有与之相同的铭文,见于美国纽约藏家(《殷周金文集成》5102),可能实际的用处更大。
古代陶瓷玩具是古陶瓷收藏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古陶瓷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艺术有着重要的资料价值。
儿童都喜好玩耍,为此制作有很多玩具。中国的玩具起源很早,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陶制动物和小石球等器物就是早期玩具的雏形了。在我国漫长的陶瓷发展史上,陶瓷玩具曾大量涌现,这些生动而迷人的玩具不仅凝结了历代窑工们的聪明智慧和创造力,也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陶瓷生产的文化面貌。历史上陶瓷玩具的生产也是伴随着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演变而发展的。
从考古发现来看,我国的瓷器烧造起源于商代后期,在此之前,雕塑玩具大部分为泥制或陶制,如新石器时代的鸟、兽、人物等。两汉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雕塑艺术品,有形态各异的陶俑,捏制或模制的陶兽,还有陶制的马车、牛车和船等。
东汉人王符在《潜夫论》中曾提到汉代的泥玩具:“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俳,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上世纪70年代,在淄博及周边地区的北齐墓葬中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陶俑,还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陶猪、狗、牛、马、羊、鸡等模制动物,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淄博地区陶塑玩具已十分普遍,但还没有发现类似的淄博寨里窑青瓷玩具。唐代,瓷塑玩具的生产渐趋成熟,淄博磁村窑等很多窑口开始批量烧制。唐代社会的繁荣直接影响着瓷塑玩具的发展,不仅数量猛增,题材也十分广泛,成为这个时期淄博窑产品的一大门类。宋、金则是淄博窑瓷塑玩具生产的繁荣时期,淄博磁村、巩家坞、颜神店、坡地各窑口普遍烧制,各类玩具式样纷呈,造型稚拙敦厚、和谐简练,为当时人们所喜爱。这时已出现了专营玩具的集市和挑担沿街叫卖玩具的货郎。元代开始,淄博各窑瓷塑玩具的质量和品种远不及唐宋时期丰富多彩,但生产仍然十分兴盛。到了明清时代,尽管其它种类的玩具不断涌现,但陶瓷玩具并沒有被取代。在淄博的陶瓷发展史上,民间陶瓷玩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宋金时期淄博磁村、颜神店等各窑陶瓷玩具的品种很多,主要分为动物、人物、生活器具等,形制不大,有手工捏制的、有模制的,多利用窑内剩余空位烧制。动物类玩具五花八门,造型生动逼真、色泽明快、熠熠生光,最为当时人们所喜欢。有穿行于山林之间的狼熊虎豹和畜养于村舍里的猪狗牛羊,也有游嬉在水中的鸭鹅鱼龟和鸣唱在枝头的鸟雀飞禽,在人们的理念中它们是大自然的精灵和人间和谐美好的象征,在创作上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夸张,因而更容易唤起孩子们的童心,引发他们的好奇感和购买欲望。
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动物玩具中,不得不提的是数量众多的单色釉瓷龟。我国古人对龟类是崇拜有加的,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龟文化。在古代,龟堪称位尊身贵,被人们看做是吉祥如意、先知先行的动物。李时珍说:“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长,介虫之灵长者也。”龟(玄武)与青龙、朱雀、白虎合称“四灵”、“四神”。乌龟上面的壳是圆的,下面的身子是方的,符合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因此,古人觉得乌龟通灵,能沟通天地,可以用来占卜,并由此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曹操的著名诗句《龟虽寿》,直到今天仍然是哙炙人口的名作。
但后来,龟却被编入了骂人辞典,成为人们最瞧不起的动物之一。这样一种既被人崇拜,又被人作践的现象实属罕见。同一个物种,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现在看着这些活灵活现、憨态可鞠的小瓷龟,既令人爱不释手,又让人遐想联翩。另外,还有不少单色釉蟾蜍玩具。蟾蜍原本名不雅(赖蛤蟆)、貌不扬,但它生命力极强,能一产多子,有能承载相当于身体十倍、二十倍的重压的“神力”,古人认为有灵性,对此倾慕不已,崇拜之心油然而生。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月亮中的阴影被看作蟾蜍,月宫又称蟾宫,这样蟾蜍就成为历代文人求取功名所钟爱的吉祥物。匠师窑工们便将其制成各种瓷玩具,供孩子们玩耍,寓意明确,让很多父母都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蟾宫折桂”的期望。
除了动物造型外,宋金时期淄博窑烧制的人物造型玩具也非常生动。巧手窑工们在雕塑手法上善于表现人物外貌的动态特征,赋予了这一团团瓷泥鲜活的生命和灵魂。人物造型玩具中最多的为“磨喝乐”,就是一些小人形的玩偶。这些“小人物”雕塑刻画得惟妙惟肖,不仅反映了民间人伦道德、风俗习惯和美好向上的意愿,为了达到玩耍和娱乐的目的,还着意在形象上追求一种滑稽可笑的韵味,造型、表情、发髻、服饰等各有其异,即诙谐又幽默。有的慈眉善目持物独立,有的手足张扬击鼓打锣,有的怒目而视赤手相朴,有的骑在马上吹胡子瞪眼,还有的坐在狮子上斜眼看人很是孤傲,都以视觉夸张的艺术魅力博得儿童们的欢喜。在稚拙简洁中透露出一种自然天真,活泼优雅的趣味和情致,让人们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记。
再有,明定陵出土的万历刺绣百子衣,距今已三百八十余年。百子衣上绣满形态生动的童子嬉戏图案,图案中出现的多种儿童玩具,真实地记录着明代玩具的基本特征。百子衣中有风筝、捻转、陀螺、傀儡、毽子、花灯、拨浪鼓、空竹、风车等23种玩具,可见古代的玩具还是挺丰富的。
茶叶末釉瓷器里面要施釉吗?
茶叶末釉,清宫档案亦称“厂官釉”,最早出现于唐代北方的窑口,最初应是烧制黑釉失利所发作的次品,并非有意烧制。到明清时期,茶叶末釉因其高雅的釉色逐渐遭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以乾隆时的烧制最为超卓。
经唐,宋,元,明四代的烧制,到清雍正时期的官窑作坊,窑工以现已把握的技能为根底,虚心学习长辈所留下来的经历技巧,烧制技能逐渐趋于完美,生产会过程中,技艺精深的工匠们巧妙的操控着焰性,使之发作着无穷尽的改变的一起也拥有着无穷尽的美,妙趣横生,使其成为一种贵重色彩的釉种。
雍正时的茶叶末釉,其颜色发绿。乾隆时色闪黄,有的釉面很平静,有的有棕眼。圈足为黑褐色,足边一般都有因施釉厚刮削留下的极小的锯齿纹痕迹。
乾隆时期的茶叶末釉常见器型有天球瓶、绶带葫芦瓶、石榴尊、牺尊、炉、洗等。底足有釉,多六字篆书刻款,字体极规整,有的在刻款上涂金。清末、民国时多有仿品,其中大部分出自景德镇窑,其釉色姜黄,胎质较松,叩之声音沙哑。
茶叶末釉是乾隆时著名的色釉品种,为高温一次烧成的乳浊釉,施釉较厚,釉中含有很多不规则的黄色小点。茶叶末釉得名于它的颜色,那种暗绿色中混含着结晶状黄色或黄褐色斑点,正如茶叶末一般。但这只是一种较常用的名称,根据他们颜色的细微差别,还有一些别的名字,比如偏黄色的称为“鳝鱼黄”,偏绿色的称为“蟹壳青”。
从传世作品来看,茶叶末釉均产自江西景德镇官窑厂,品种全,数量多,做工精巧,从雍正乾隆至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均有生产,其中雍正乾隆时期作品作为精巧,品种完全,数量也较为巨大。多被用于制作贡品,民间少有。
“ 茶叶末釉”一词始见于《陶雅》:“茶叶末釉,黄杂绿色,妖娆而不俗,艳于茶,美如花,范为瓶,最养目。”
在山东省的博山淄川一带,均发现过唐宋以来的茶叶末釉瓷器:釉面呈半无光, 在茶绿色的釉面上均匀地布满着针、片状星点,晶体比普通的结晶釉小,比徽晶的无光釉大,表面光滑柔润,制晶浑厚大方。 茶叶末釉中绿者称茶,黄者称末。雍正时是有茶无末,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有的上挂古铜锈色,因具有青铜器的沉着色调,常被用来仿古铜器,所以又叫“古铜彩”。
茶叶末釉的造型特点,多是仿青铜器的比较多,如炉、 罐、 瓶等, 浑厚古朴, 气质高雅, 有自身的素质美为装饰效果, 一直是中国陶瓷中稀有的艺术釉品种, 1957年上海文汇报曾撰文介绍淄博茶叶末釉, 被誉为世界陶瓷珍品。
茶叶末釉的色釉反映出了我国古代的美学内在,大气,威武的器形与秀丽的色泽完美的结合,达到了“合于天造,厌与人意”的艺术境界,富有天然神韵的艺术气味使人感悟到故人特殊的审美情味,是真实意义上的艺术,漂亮与有用相结。
淄博陶瓷有什么新发展?
淄博作为当代国窑,除去原有的鲁玉瓷,骨质瓷以外,主要有两个大发展,是国内仅有的。
一是以硅苑为代表的石英瓷,陶瓷刀系列,号称是金属刀具锋利的五十倍,可吹毛断发。中华龙日用瓷系列,纳米级瓷器,已经被用于国宾馆国家领导接待外宾用瓷。
二是以泰山瓷业为代表的鲁青瓷,以青色为主要代表,辅之开片,冰裂,镂空挂粙等工艺创新,在日用瓷系列独树一帜。
其他也就是建陶,除去传统的卫生瓷,地板砖之外,广场砖,楼梯砖等专用砖也是淄博建陶行业近年专门开发的,市场占有率比较大。
陶瓷碗买哪个产地?
陶瓷碗产地主要有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广东潮州、湖南醴陵、山东淄博、河北唐山等。
日用陶瓷碗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湖南、山东、河北、福建、广西等省,具体有:
江西景德镇。景德镇素有“千年瓷都”的美誉,其陶瓷享誉世界。景德镇陶瓷制品造型丰富,品类繁多,其中最有名的是青花瓷、色釉瓷、粉彩瓷和玲珑瓷,也被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福建德化。德化拥有非常悠久的制瓷历史,其中白瓷也有“中国白”的美誉。2019年,德化获得“世界陶瓷之都”的美誉。
广东潮州。潮州位于广东韩江中下游,是我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潮州陶瓷远销海内外。另外潮州还拥有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陶瓷出口基地、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的美誉。
湖南醴陵。醴陵盛产陶瓷,同时也是我国国瓷、红官窑的所在地。另外醴陵的釉下彩瓷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的声誉。
山东淄博。淄博也是享誉全球的瓷都之一。蛋壳陶、雨点瓷、茶叶末釉等诸多名贵珍品就产自于淄博。此外,淄博刻瓷也享誉中外。
河北唐山。“北方瓷都”唐山造瓷历史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大约已有600年的历史。唐山陶瓷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骨瓷、白玉瓷等都是唐山陶瓷的代表。
广西北流。普通瓷,釉中彩;
河北邯郸。釉中彩,普通白瓷。
还有广东石湾、山东张店和临沂、山西朔州、忻州,河南焦作等地,都是陶瓷餐具规模产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