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海棠式碗瓷器微观,上海博物馆十大宝物是什么?

上海博物馆十大宝物都是:雍正粉彩福寿橄榄瓶(清)、王羲之《上虞贴》(唐)、越窑青釉海棠式碗(唐)、子仲姜盘(春秋)、王献之《鸭头丸贴》(唐)、怀素《苦笋帖》(唐)、《淳化阁帖》(北宋)、孙位《高逸图》(唐)、 晋侯稣钟(西周)、大克鼎(西周)。

越窑海棠式碗瓷器微观

宋代汝窑瓷器有哪些特点?

通过清凉寺窑址的发掘标本可以看出,汝窑的产品不仅有我们熟悉的天青和粉青釉瓷器,还生产带有耀州窑风格的橄榄青釉、带有登封窑风格的珍珠地以及其他单色釉、宋三彩等产品。这里我们讨论的汝窑,特指其中一部分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在北宋后期为宫廷烧造的贡瓷。

从馆藏汝窑及出土标本总结归纳,大体有以下几个特征:

器型方面,以盘、碗、洗、碟等小件圆器居多,口径多在16公分以内,瓶、尊、薰等琢器高度多在20~30公分;

装饰上,以素面无纹者居多,少数有弦纹及刻划花;

胎质方面,胎土细匀坚致,手感偏轻,胎色呈土褐或土黄色,即所谓的“香灰胎”;

釉质方面,有透明和不透明两种,高光下釉光均表现温润,除个别器物外大多都有开片,开片形态不一,以无规则的细小开片和较大的冰裂纹开片较为多见,釉色以天青和粉青为主,少数呈月白色;

垫烧工艺方面,小件圆器通常满釉裹足支钉烧,支钉断面细小椭圆,俗称“芝麻钉”,尺寸小的多为三支钉,稍大者五支钉,椭圆水仙盆见有六支钉,瓶、尊、薰等琢器采用垫饼垫烧。

清凉寺窑址出土 青釉印花盘(耀州窑风格)

清凉寺窑址出土 珍珠地刻划花枕(登封窑风格)

清凉寺窑址出土 宋三彩盘

清凉寺窑址出土 黑釉行炉

清凉寺窑址出土 黄釉碗

清凉寺窑址出土 天青釉刻花长颈瓶

清凉寺窑址出土 天青釉覆莲纹盏托

清凉寺窑址出土 刻花衔枝鹿纹 标本

清凉寺窑址出土 荷叶足莲瓣纹熏炉 标本

清凉寺窑址出土 青釉刻花盘口瓶(修复件)

清凉寺窑址出土 莲瓣鸳鸯香薰 标本

清凉寺窑址出土 汝窑椭圆形支钉垫圈

大英博物馆藏 汝窑玉壶春瓶

上海博物馆藏 汝窑洗

上海博物馆藏 汝窑盘

上海博物馆藏 汝窑盘

故宫博物院藏 弦纹三足奁

故宫博物院藏 弦纹三足奁 局部

宋代青瓷为什么中国瓷器的顶峰?

宋*汝窑瓷器

汝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汝窑为魁之美誉。其特征是“梨皮,蟹爪,芝麻花,”“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釉面微微泛红,香灰胎,鱼鳞纹,鱼子纹”。一 梨皮:是天青色的釉面上满布鱼子纹点状颗粒,就青梨的麻麻点点点梨皮。

二 蝉翼纹:是汝瓷釉面上,浅细开片而形成的网状裂纹,就像蝉翅膀上的纹路,故称:“蝉翼”。汝窑瓷器釉面上有着相似的蟹爪纹,鸡爪纹,冰裂纹和鱼鳞纹的开片。鱼鳞纹开片和所有的瓷器开片都不一样,开片的角度是斜的,斜的开片就会有折射光,像鱼鳞一样层层叠叠。

三 蟹爪纹:是汝窑瓷器釉面上的开片局部产生微细裂纹,状如螃蟹蟹爪长出的小毛刺,其硬直,短细而尖锐,形象逼真。

清代乾隆四十三年唐铨衡《文房肆考》卷三:“宋时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屑玛瑙为釉;色如哥深,微带黄,有似卵白,真所谓淡青色也,汁水莹厚如堆汁。”《格古要论》云:“汁中棕眼,隐若蟹爪者,真。”

四 晨星稀:是汝窑瓷器釉汁中的裂纹或气泡周围,在自然光线不同角度的折射下,呈现的亮点。其亮如晨星般耀目,且亮点随光线的角度不同而单个出现,犹如晨星稀少而耀目,故称:“晨星稀”。五 汝窑瓷器的釉面呈失透状和半失透状,釉汁肥厚莹润如堆脂,素静典雅,青翠如玉,有似玉非玉胜似玉之美感,釉色莹润多变,釉面有酥油般视觉之感。

六 釉面呈天青色,其色似卵白,这自然光照下,釉面微微泛红,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意,又如夕阳晚霞一般的美丽,呈现一派祥瑞之气。

汝窑瓷器创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公元1125年至1127年被毁,技艺失传。虽然元,明,清历代仍然不断烧制,但钧未成功。民国27年到30年间,资本家李绍初曾在汝州严和店汝窑旧址,建窑仿烧汝窑瓷器,以失败告终。因此,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先生说:“汝窑釉色难仿,比定,钧,耀等窑难度大的多,不易仿制,因此传世品根本无乱真之作。”

越窑瓷器的特点?

唐代越窑瓷器以美丽的釉色著称,采用了划花、印花、刻花和镂雕等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

划花线条洗练,寥寥几笔便展现出一朵盛开的荷花,一枚风吹叶卷的荷叶,或花朵舒展、枝叶对称的海棠花和四瓣花。

印花多用于碗底、盘底等处,花纹有云龙、寿鹤和花卉,一般拘谨呆板,不像划花那样奔放有力。

晚唐时期已经出现了釉下褐彩装饰,如1980年浙江省临安县两市街明堂山唐天复元年 (901)水邱氏墓出土的釉下褐云纹镂孔炉就是一例。这种装饰一直延续到五代。1970年,临安县板桥五代墓出土的褐彩云纹四罂与水邱氏墓出土的装饰具有同样风格但这种釉下彩装饰并没有发展起来,很快就消失了。

刻划花装饰则仍占主导地位,并一直延续发展下来。

上海博物馆的特色?

上海博物馆特点有什么?特点有历史文化价值、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

上海博物馆介绍

上海博物馆拥有12万余件精品馆藏,荟萃了各朝各代的历史文物,尤以古代青铜陶瓷器、书法、绘画最具特色,其中西周大克鼎、春秋子仲姜盘,以及唐朝《高逸图》、东晋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等均为蜚声中外的国宝级馆藏。

在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馆,珍藏着镇馆之宝——西周大克鼎,还有春秋牺尊、子仲姜盘等珍品;古代陶瓷馆内有商原始青瓷尊、唐越窑海棠式大碗、成组的宋汝窑盘、元景德镇窑青花莲花罐等绝妙精品;古代书法馆藏有王羲之的《上虞帖》、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宋徽宗的瘦金《千字文》等一代杰作;而古代绘画馆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